近日湖北,一大爷坐河边钓鱼正准备掏打火机点烟的时候,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大爷赶紧把烟和打火机扔了! 60多岁的张大爷坐在马扎上,鱼竿斜靠在膝盖旁,钓线在水里拉着细细的弧度。 钓了快两小时,他伸了个懒腰,后背的汗衫已经洇出深色印记,烟卷早就叼在嘴角。 右手往裤兜伸,指尖刚碰到打火机的金属壳,突然听见“啪”的一声破水响。 一道银灰色的影子猛地从水里弹出来,直冲着他的脸飞过来。 大爷后来跟钓友说,那瞬间只觉得眼前一暗,带着腥气的水花溅了满脸,手僵在兜里,下意识往后缩头,烟卷从嘴角滑下来,手里的打火机“啪嗒”掉在地上。 那是条50厘米长的花鲢,估摸着得有七八斤,鳞片擦着他的鼻尖飞过去,重重砸回水里,溅起的浪打湿了他的裤脚。 等他反应过来扑过去抓,水面只剩一圈圈散开的涟漪,打火机还在泥地上转着圈。 这幕被旁边钓友拍下来发到网上,评论区很快炸了锅。 有人说“这鱼是想抢烟抽”,也有人替大爷可惜“到手的‘大物’飞了”。 说白了,大爷遇到的鱼跳脸,根本不是“逗乐”,是鱼儿慌不择路的自救。 比起鱼的本能反应,人的疏漏往往更易酿成遗憾甚至危险。 张大爷后来懊悔,当时要是没急着掏打火机,手握着鱼竿,说不定能顺势把鱼抄上来。但钓鱼时因抽烟分心出岔子的,远不止他一个。 很多人把“抽烟歇脚”当成钓鱼的标配,却忘了手里的鱼竿和身边的环境藏着风险。 老钓友都知道,鱼竿尾部有个专门拴防失绳的环,要是提前拴上,去年佛罗里达一位钓友就不会因为抢手机,把定制鱼竿掉进水里。 要是像网友说的“手机开着录像”,就算鱼跑了,也能留下点念想,总比空留遗憾强。 更关键的是安全,冷天别为了追鱼竿跳河,旱天别随手丢烟蒂,早晚钓的时候别穿拖鞋蹲河边,鱼跳起来的力度真能把人撞得趔趄。 张大爷后来捡起地上的烟和打火机,拍了拍身上的泥,又坐回马扎重新挂饵。 他说鱼跑了是缘分没到,脸没被砸着就赚了,这话倒点透了钓鱼的门道:我们总盯着鱼漂的动静,却忘了观察水面的征兆。 总想着抓牢鱼竿,却在点烟的瞬间松了手。 鱼的跃出是对生存的本能反应,人的疏漏是对细节的疏忽大意。 河边的那声“啪”,既是鱼儿的逃生信号,也是给钓鱼人的提醒。 钓鱼钓的不是“必须拎桶回家”的执念,是和自然相处的从容。 下次再想掏打火机时,不妨先看看水面的波纹,握紧手里的鱼竿,毕竟比起烟卷的滋味,安全和那份“接住惊喜”的准备,才更值得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