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3岁的清华女研究生在火车上对一个35岁的男人一见钟情。女孩父母强烈

语蓉聊武器 2025-10-29 11:39:39

1988年,23岁的清华女研究生在火车上对一个35岁的男人一见钟情。女孩父母强烈反对,可她却义无反顾。结婚后,女孩31年没做家务。丈夫:她做家务是对才华的浪费! 2020年春天,北京的家里,麻一铭对着刚做好的糖醋里脊拍了张照片,发给武汉的陈薇,附带一句:“等你回来,天天给你做。” 手机屏幕里,陈薇穿着防护服,笑着说“好”,背景是实验室的试管架。 麻一铭看着照片,手指在屏幕上摩挲了两下。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等陈薇回家,上一次是2003年非典,再往前,还要数到1990年的冬天。 那会儿麻一铭刚从青岛来北京,在苹果园租了间没暖气的小平房,蜂窝煤炉烧得正旺。 陈薇周末来,两人围着炉子煮面条,就着一碟咸菜,麻一铭吃得满头汗,还笑着说“以后挣了钱,天天给你做糖醋里脊”。 没人知道,这个穿工装的男人,为了这句承诺,辞掉了青岛酒厂的稳定工作,背着帆布包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只为离陈薇近一点。 其实早在1992年他们结婚那天,麻一铭就把“不让陈薇碰家务”的话落了实。 登记完在小饭馆吃饭,陈薇刚要收拾碗筷,他立刻拦住:“你手是用来写论文、做实验的,做家务是浪费才华。” 从那天起,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全成了他的事。 后来儿子出生,他更忙了,早上喂奶、送托儿所,晚上做饭、哄睡,孩子半夜发烧,他抱着往医院跑,整夜不合眼,第二天上班眼里带红血丝,也只说“家里小事”。 2015年陈薇拿军功章那天,麻一铭坐在台下,看着她穿着军装说“这枚章有一半是我的”,眼圈忽然红了。 那会儿他已是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交流促进会的会长,经常各地开会,可再忙也会提前回家做饭。 有次陈薇说“我也能洗洗碗”,他摆手:“你管好实验就行,家里有我。” 没人记得,当年陈薇父母反对他们交往时,他是怎么攥着电话号码,一遍遍跟自己说“要让她安心搞研究”的。 1988年夏天的绿皮火车上,没人会想到,那个递搪瓷缸的男人会守陈薇三十年。 当时23岁的陈薇攥着清华录取通知书,挤在过道里,35岁的麻一铭穿着蓝色工装,往三人座里挪了挪,把盛着凉白开的搪瓷缸递过去:“姑娘,坐这儿歇会儿。” 两人聊了一路,他掏出圈边的小本子,说自己是酒厂技术员,盯发酵罐温度不能差一度;她讲浙大实验室的细胞分裂,说盯着显微镜能忘吃饭。 快到泰安站时,他犹豫半天,把电话号码叠三层塞进她手里:“以后去北京,想请你吃碗面。” 2003年非典那阵,麻一铭每天下班骑旧自行车,车筐里装着暗红色保温桶,里面是熬好的鸡汤。 陈薇驻在隔离实验室,三个多月没回家,他就这么穿过半个北京去送汤。 有次管控严不让靠近,他在传达室门口等了俩小时,直到保安答应转交才走,保温桶壁上的凹痕,就是那天骑车撞栏杆弄的。 后来这桶和1988年的搪瓷缸、2015年的军功章,一起摆在了客厅的展示架上,旁边还有那趟火车的票根、一沓旧书信。 如今麻一铭退休了,在小区开了块小菜园,每天摘新鲜草莓给陈薇做早餐。 陈薇翻科研手稿累了,会指着展示架问:“你还记得当时……” 他总能接上来,还补充细节:“你当年喝凉白开,说比实验室蒸馏水甜,我还笑你呢。” 三十年过去,陈薇成了工程院院士,研发出多种疫苗;儿子考上医科大学,跟妈妈一样搞研究。 那些当初质疑“不般配”的声音,早被日子里的糖醋里脊、鸡汤和草莓,冲淡得没了踪影。 就像2020年那张饭菜照片里的温度,麻一铭的守护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藏在每天的早餐、深夜的等待里,从1988年的搪瓷缸到武汉的视频电话,一守就是三十年。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