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10月24日,浙江杭州,一6旬老人连吃20颗糖炒山楂后,肚子疼得直

文史充点站 2025-10-29 09:53:25

“防不胜防!”10月24日,浙江杭州,一6旬老人连吃20颗糖炒山楂后,肚子疼得直冒冷汗,到医院检查后她才得知,自己的胃里竟长了个鸡蛋大小的胃结石!网友:好吃也不能贪多啊! 上周四晚上,杭州63岁的吴阿姨因为腹痛到医院挂了急诊,胃镜检查显示,她胃里有一个直径约6厘米的结石,周围胃黏膜已经出现溃疡,医生询问后得知,吴阿姨当天下午连续吃了20多颗糖炒山楂。 这种情况在秋冬季节的消化科并不少见,上个月,47岁的张先生也因为类似原因就诊,他一次吃了半斤糖炒山楂,第二天就开始腹胀恶心,检查发现胃里有个5×8厘米的结石。 山楂形成胃结石的原理其实不复杂,山楂含有较多的鞣酸、果胶和纤维素,当我们大量食用山楂时,鞣酸在胃酸环境下会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这些物质再和果胶、纤维素粘连在一起,就逐渐凝聚成团块。 空腹吃山楂风险更大,因为空腹时胃酸浓度高,鞣酸和蛋白质的反应会更快更强烈,如果同时吃了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鸡蛋或海鲜,形成结石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加。 老年人是高危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胃排空速度变慢,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更长,这给结石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另外患有胃炎、胃溃疡或做过胃部手术的人,胃的消化能力本来就弱,也更容易出现问题。 其实山楂本身营养价值不错,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和黄酮类物质,适量食用确实能促进消化,帮助降血脂,,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吃法。 最安全的方法是饭后一两个小时再吃,这时候胃里有其他食物,胃酸被稀释,形成结石的风险会小很多。每次吃三五颗就够了,不要一次吃太多,如果特别喜欢山楂的味道,可以选择山楂茶或山楂罐头,这些经过加工的产品鞣酸含量会降低不少。 冰糖葫芦虽然外面裹着糖衣,但里面的山楂仍然含有鞣酸,同样不宜多吃,特别是那种特大号的冰糖葫芦,一串可能有七八颗山楂,吃一串就可能超量了。 如果吃完山楂后出现持续的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或者恶心想吐,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早期的小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溶解,比如喝碳酸氢钠溶液帮助碱化胃液,网上流传的喝可乐化结石的方法效果有限,而且可乐的糖分和碳酸对胃黏膜也有刺激。 结石较大的话,就需要通过胃镜取出,医生会用网篮或圈套器等工具,在胃镜下把结石夹碎后取出,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对患者来说也不太舒服,吴阿姨就是通过胃镜手术才把结石清除的,前后折腾了两个多小时。 “好家伙!20颗糖炒山楂直接召唤出‘胃结石’副本,阿姨这波操作太硬核了! 我妈也超爱吃山楂,看完立马转发家庭群,必须警示!”  “山楂:怪我咯?明明是你们人类管不住嘴!不过说实话,这东西空腹吃真的危险,我去年贪嘴吃了半斤糖葫芦,半夜胃酸到怀疑人生,以后再也不敢猛炫了……”  “科普一下:山楂里的鞣酸遇到胃酸会变‘石头胶水’,尤其别和高蛋白食物(比如海鲜、牛奶)一起吃,否则分分钟给你粘个结石出来!老年人肠胃弱,更得控制量!”  “笑死,网友经典总结:‘好吃也不能贪多’——这话我妈从我三岁说到三十岁,果然真理永不过时!建议商家以后在包装上印警示语:‘每日上限5颗,否则胃里养石头’!”  “杭州这位阿姨实惨……但更扎心的是,我看了看手边刚买的糖炒山楂,默默放下了第10颗……谢谢,省了去医院挂号的钱!”  “其实适量吃山楂助消化,但变成‘鸭蛋大的结石’也太吓人了!看来养生和作死之间,就差一个‘管住嘴’的距离啊!”  你或者身边人有没有因为贪吃某种食物“翻车”的经历?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血泪教训”,给大家提个醒!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

0 阅读:26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