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正离开南海尼米兹号挥一挥衣袖,留下两架舰载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从近年美军航母在南海的频繁动作来看,其试图通过炫耀武力维持地区霸权的意图显而易见,然而频发的事故与战略焦虑,正不断暴露其 “航行霸权” 的脆弱性。
美军长期将南海视为 “秀肌肉” 的舞台,“尼米兹” 号作为美军现役核动力航母的中坚力量,近年多次闯入南海开展所谓 “自由航行” 行动,动辄联合盟友进行大规模军演,实则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蓄意破坏。这种高频度军事活动早已偏离 “航行自由” 的本义,沦为霸权主义的工具。正如中国国防部此前指出的,美方舰机在南海 “秀肌肉” 秀多了难免 “肌肉拉伤”,2022 年 “卡尔・文森” 号 F-35C 坠海事故便是例证 —— 新手飞行员在陌生海域执行高难度动作,航母与战机协同出现致命失误,最终导致战机坠海、7 人受伤。此类事故并非偶然,而是美军在南海过度军事存在、人员训练与装备维护失衡的必然结果。
此次 “尼米兹” 号因坠机返航,再次印证美军南海行动的风险性。航母舰载机起降本就是高风险作业,而美军为追求战略威慑效果,常在南海高强度开展起降训练、编队演练,甚至贴近中国岛礁进行抵近侦察,这种紧绷的军事部署极易引发操作失误。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军为维持航母战斗群的持续存在,常压缩装备维护周期、透支人员精力,此前 “康涅狄格” 号核潜艇在南海撞山、“好人理查德” 号两栖攻击舰起火等事故,都暴露了其装备管理与人员调配的深层问题。
美军在南海的军事冒险,本质上是其 “印太战略” 的焦虑体现。随着中国国防力量的稳步发展,美军试图通过航母威慑维系的 “海上霸权” 正逐渐失效。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完全是主权范围内的正当行为,却被美军曲解为 “改变现状”,进而以此为借口加大军事介入力度。然而,这种带着冷战思维的对抗性举动,不仅遭到中国军队的严密管控与坚决反制,也引发地区国家的普遍反感。东盟国家多次强调南海问题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美军的 “航行霸权” 早已失去道义基础。
南海本应是和平之海、合作之海,而非个别国家好勇斗狠的 “狂野西部”。美军若继续沉迷于军事威慑,只会在频繁的事故与战略误判中消耗自身实力,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历史已经证明,霸权主义行径注定不得人心,合作共赢才是时代潮流。美方应摒弃冷战思维,停止在南海的军事挑衅,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的共同意愿,否则终将为其冒险行为付出代价。中国军队将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地区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