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董宇辉在直播完4小时辽宁盘锦大后,又接受了辽宁电视台主持人曹琳琳的专访。曹琳

小海日常生活 2025-10-29 01:59:27

今天董宇辉在直播完4小时辽宁盘锦大后,又接受了辽宁电视台主持人曹琳琳的专访。曹琳琳认为,董宇辉是饱读诗书,所以滋养出谦逊温和。 曹琳琳的话确实戳中了大家对董宇辉的基本认知,但总觉得漏了点最关键的东西。这年头爱读书的人不少,可未必人人都能修炼出这份温润——有的读成了掉书袋的学究,有的读成了好为人师的“杠精”,可见诗书只是底子,真正让谦逊落地的,是书本之外的东西。 就说这次盘锦4小时直播,他哪是单纯站在镜头前背农业知识?镜头里能看到他蹲在稻田边,听老冯讲盐碱地种稻的门道,手指捻起稻穗仔细看饱满度;提到大米的品控,他特意拉过刘工,让对方讲讲“三次反复化验”的细节,自己则站在旁边认真听,偶尔插句“您看这样说对不对”。这种姿态不是装出来的,是真把农户、技术员当成了老师,而不是衬托自己学识的背景板。 他的温和里藏着太多“泥点子”式的阅历。之前去广西拍节目,凌晨四点就穿胶靴站在秧田里,跟着渔民收网时裤脚全是海水,高兴了还笨手笨脚跳段壮族舞步;在潜江捞小龙虾,会蹲在分拣区跟工人一起挑虾,直言“大家担心的农残问题,现场检测过才敢说放心” 。这些踩在土地里的脚印,比书本里的句子更能磨平人的棱角——见过农户凌晨灌溉的辛苦,听过车间主任重复百遍的质量要求,自然不会端着“文化人”的架子。 董宇辉自己也说,读书是“自我修炼”,但修炼的成果得在生活里兑现。他会在讲错居里夫人的知识点时立刻纠正,坦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会在央视直播里自嘲是“龙洋的朋友”“卖货郎”,把高光让给搭档和嘉宾。这份清醒,是诗书教给的自省,更是实践教会的谦卑——知道自己不懂的远比懂的多,才会始终保持倾听的姿态。 说到底,诗书给了他表达的温度,而脚踩土地的经历给了他待人的尺度。缺了后者,那些书本里的道理不过是空洞的口号。我们爱他的温和,与其说是羡慕他读的书,不如说是认可这种“把学问藏在生活里”的通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40
小海日常生活

小海日常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