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说个事儿。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跟一个女人睡了三十年,生了八个娃。等这女人临死,留下一封信,老头子看完,魂儿都快吓飞了。王老汉这辈子就认死理,刨地、喂猪、养娃,日子过得像他家老黄牛,闷头往前拱。 王老汉大名王树根,家在豫东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年轻时因为家里穷,快三十了还没娶上媳妇。三十年前的一个雨夜,他在村头麦秸垛旁捡到了昏迷的女人,女人醒来后说自己叫秀莲,家乡遭了灾,亲人都没了,走投无路才流落至此。王树根心眼实,见秀莲模样周正,手脚也勤快,就把人领回了家,简单办了两桌酒席,俩人就成了亲。 这三十年,王树根真是把秀莲宠成了“屋里人”。他天不亮就下地,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刨地除草,回到家还得喂猪、挑水,而秀莲只需要洗衣做饭、照看孩子。家里八个娃,从老大到老八,都是秀莲一手带大,王树根从没过问过柴米油盐的琐事,他总说“秀莲心细,比我会过日子”。村里人都羡慕他有福气,娶了个温顺能干的媳妇,可只有王树根知道,秀莲偶尔会对着远方发呆,枕头下总藏着一个磨得发亮的小布包,他问过几次,秀莲都只说“是娘家唯一的念想”,他便不再多问——老实人总觉得,夫妻之间,不该刨根问底。 去年冬天,秀莲查出了肺癌晚期,卧床不起。王树根放下了地里的活,寸步不离地守着,喂饭、擦身、端屎端尿,半点怨言没有。他总念叨“秀莲跟着我苦了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夜里偷偷抹眼泪,祈祷老天爷能多留她几年。可秀莲的身子还是一天比一天弱,临终前的夜里,她拉着王树根的手,塞给他一个信封,断断续续地说“树根,我对不起你……等我走了,你再看”。 秀莲下葬后的第三天,王树根在空荡荡的屋里拆开了信封。信纸是泛黄的方格纸,字迹娟秀,和秀莲平时记账的潦草字体完全不同。信里写着,秀莲的真名叫沈玉容,根本不是什么逃荒的孤女,而是邻省一个书香世家的小姐。三十年前,她父亲被打成“右派”,家里被抄,哥哥受牵连入狱,母亲带着她逃出来,途中母亲病逝,她走投无路才谎称自己叫秀莲,嫁给了王树根。 信里还说,她一直没敢说实话,是怕身份暴露连累王树根和孩子们,这些年,她夜里总做噩梦,梦见家人,可看着身边熟睡的王树根和孩子们,又舍不得这个家。她枕头下的布包里,是她的本名印章和一张全家福,还有她偷偷攒下的几十块银元——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嫁妆。最后,她写道:“树根,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给了我八个孩子,这辈子我欠你的,只能等来世再还了。” 王树根拿着信纸,手不停地发抖,眼泪砸在字上,晕开了墨迹。他想起秀莲偶尔会背几句他听不懂的“之乎者也”,想起她给孩子们缝的衣服总比别人家的精致,想起她第一次看见他用粗瓷碗吃饭时,眼里闪过的一丝惊讶。这些以前被他忽略的细节,此刻全涌了上来,让他又酸又涩。他这辈子没读过书,不懂什么“右派”,也不懂什么书香世家,他只知道,那个跟他睡了三十年、生了八个娃的女人,竟然有着他完全不知道的过去。 村里人听说这事儿,议论纷纷。有人说“沈玉容骗了王树根一辈子,太不地道了”,也有人说“她也是没办法,要是说了实话,说不定早就家破人亡了”。王树根没跟人争辩,他把那张全家福和印章藏了起来,依旧每天下地、喂猪,只是夜里坐在炕头,总会想起秀莲发呆的模样。他不恨秀莲,反而觉得心疼——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跟着他吃了三十年苦,还得一辈子背着秘密过日子,该有多难。 三十年的夫妻情分,难道会因为一场隐瞒就变味吗?沈玉容的谎言里,藏着的是时代的无奈,是对家庭的守护,还是对命运的妥协?老实人王树根的包容,到底是愚钝,还是最朴素的善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承诺大于命
故事写的清晰感人,虽然不完全真实~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