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电话破防了: 哥哥在给妈妈买棺材, 藏着我们对爸爸的遗憾 昨天和哥哥通电

文元 2025-10-28 20:38:11

一通电话破防了: 哥哥在给妈妈买棺材, 藏着我们对爸爸的遗憾 昨天和哥哥通电话,开口问他最近忙啥,那头的回答却让我瞬间语塞——“在给妈挑棺材呢”。 我愣了好一会儿,才听见哥哥继续说:“爸那会儿走得太急了,当时手忙脚乱的,好多事都没处理好,到现在想起来都愧疚。老家不都这样嘛,家里有老人的,早早就把这些东西备好,省得到时候慌了神。” 听着他的话,我握着手机的手不自觉收紧,强忍着没让情绪涌上来,只敢沉默着听。挂了电话后,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压着,又沉又酸——对爸爸的遗憾、对妈妈的惦念,一下子全涌了上来。 爸爸走的那年,确实太突然了。那天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就突发意外,我们兄妹俩赶回家时,连他最后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办后事的时候,哥哥跑前跑后,我跟在后面打辅助,两个人都像被抽了魂,从选寿衣到定墓地,全是凭着旁人的指点瞎忙活。后来过了很久,哥哥还总说:“当时要是早有准备,也不至于让爸走得这么仓促。” 原来他一直没放下这份愧疚,现在才想着提前给妈妈准备这些。外人可能觉得不吉利,可我们心里清楚,这哪是什么“不吉利”,分明是他怕再一次留下遗憾——怕真到了那一天,又像当初失去爸爸一样,手忙脚乱地让妈妈受委屈。 妈妈今年七十多了,身体还算硬朗,可我们俩总忍不住担心。爸爸不在后,妈妈成了我们心里最软的牵挂,哪怕她只是偶尔咳嗽两声,我们都会紧张半天。哥哥总说:“妈在,咱们家就还在。”所以他才想着把所有“万一”都提前想到,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护着妈妈,也补上对爸爸的亏欠。 想想人这一辈子,最逃不开的就是亲情里的“怕”——怕子欲养而亲不待,怕突如其来的意外,怕自己没能力护好最亲的人。哥哥挑棺材的样子,大概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对父母最深的爱:不喊什么豪言壮语,只愿用提前的准备,换一份“这次能做好”的安心。 你们老家也有这样的习俗吗?有没有哪件事,让你突然意识到对父母的牵挂早已刻进骨子里?评论区里,想听听你的故事。

0 阅读:4
文元

文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