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命啊!”近日,湖北武汉,一27岁小伙放弃了月薪8000元的稳定

少胨 2025-10-28 20:13:03

“人各有命啊!” 近日,湖北武汉,一 27 岁小伙放弃了月薪 8000 元的稳定工作 小伙叫陈阳,之前在洪山区一家科技公司做运营,每天对着电脑整理用户数据,写不完的周报、开不完的复盘会,连午休都得抱着手机回工作群消息。 他说最窒息的不是加班,是每个月 15 号发工资时,看着银行卡里的 8000 块,却想不起这一个月到底创造了啥价值 —— 好像只是把 “收到”“好的” 重复了几百遍,日子过得像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今年 4 月的一个周三,他加完班走在光谷广场,闻到路边飘来的芝麻香,顺着香味找到一个麻糍摊,阿姨递来的热麻糍咬下去,糯米的软裹着花生的脆,瞬间让他红了眼(你知道吗?他上次觉得 “活着真好”,还是大学时在食堂吃妈妈寄的酱菜)。 第二天一上班,陈阳就提交了辞职报告,组长以为他开玩笑,你疯了?这工作多少人抢着要,你去摆摊能挣几个钱? 他没辩解,只是收拾好工位上的绿植,抱着纸箱走出写字楼时,连脚步都轻了 —— 终于不用再盯着电脑屏幕里跳动的数字了。 辞职后,陈阳花了 1200 块找武汉 “老汉口麻糍张” 的张师傅学手艺,每天早上 6 点就去师傅家,跟着泡糯米(得用安徽籼糯米,泡足 5 小时才够糯)、炒芝麻(火大了会糊,火小了不香,得盯着锅不停翻)。 半个月下来,他手上磨出了两个茧子,却能闭着眼调出顾客喜欢的甜度 —— 多糖少芝麻、少糖多花生,记满了整整一本笔记本。 第一次出摊选在汉口学院附近,他花 600 块买了辆二手小推车,刷成了浅青色,还挂了个小黑板写着 “手工现做,热乎麻糍”。 头两天惨得很,第一天只卖了 180 块,除去 50 块的糯米、芝麻成本,倒亏了 20 多;第二天刮大风,小推车差点被吹倒,只卖了 90 块,晚上收摊时陈阳蹲在路边,连吃了两个冷麻糍。 妈妈打电话来问 “工作顺心吗”,他强装没事,挺好的,就是最近有点忙,挂了电话就红了眼 —— 怕爸妈知道了担心,更怕自己真的选错了。 可他没放弃,第三天开始,他加了奥利奥碎、芋泥两种新口味,还把麻糍做成小方块,用透明盒子装着,方便学生拿着吃,没想到当天就卖了 320 块,有个女生买了之后说 “比学校门口的好吃多了,明天还来”。 到了 6 月,陈阳的麻糍摊成了汉口学院附近的 “小网红”,每天能卖 150 多份,一份 8 块钱,算下来日收入快 1200 了,周末人多的时候能卖到 1800,比之前上班挣得还多。 爸妈后来从孝感过来,看到他凌晨 4 点就起来蒸糯米,手上沾着糯米粉还在笑,妈妈终于松了口:我帮你洗芝麻吧,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现在母子俩分工,妈妈早上在家切芋泥、炒花生,陈阳下午 3 点就去占位置,小推车上的保温桶里装着热糯米,一打开就飘着香,学生们排着队喊 “陈哥,来份奥利奥的!” 武汉市小吃行业协会 2025 年第二季度报告里说,像陈阳这样的手工小吃摊,在武汉高校周边的营收增速比去年高了 40%,年轻人就爱这种 “看得见原料、吃得到温度” 的吃食。 陈阳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明年租个小门面,把浅青色的小推车换成固定摊位,再给妈妈添个舒服的椅子 —— 不用再跟着他在路边吹风了。 你们身边有没有像陈阳这样,放弃朝九晚五去做小生意的人呀?要是你们有喜欢的手艺,会不会也想试试摆摊,把喜欢的东西做成事业呢?

0 阅读:18
少胨

少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