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雷斯时代将结束,美国硬抢秘书长职位,中方突然在联合国表态 10 月 24 日安理会纪念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的会上,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谢伊一句话就把水搅浑了,说选秘书长得 “全球择优”,不能再搞地区轮换那套老规矩,还特意加了句 “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能推候选人”,这野心简直写在脸上,明摆着是想把自己人或者听自己话的人塞到这个位置上。 可联合国这地方不是美国自家开的,七十多年来早有不成文的规矩在那摆着:秘书长得在各大洲轮着来,还得是中小国家出身,五常自己人不能参选,就是怕强国把这个位置变成私器。 算算账就清楚,上一任潘基文是亚洲的,现任古特雷斯是欧洲的,再往前安南是非洲的,轮也该轮到拉丁美洲了。 人家三十三个拉美国家等这个机会等了快七十年,上一个沾点拉美边的秘书长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秘鲁人德奎利亚尔,这次智利早早就备好了前总统巴切莱特,哥斯达黎加也推出了前副总统格林斯潘,俩候选人都是熟门熟路的国际组织老人,本是顺理成章的事,美国非要横插一杠子。 美国这套路其实一点不新鲜,四十多年前就玩过一回。1981 年瓦尔德海姆想破规矩连任第三届秘书长,美国在背后使劲推,结果中国硬是顶着压力连投 16次否决票,直接把这事搅黄了,最后顶上的正是拉美国家的德奎利亚尔,等于帮拉美保住了当时的机会。 2006 年选潘基文的时候,美国又想拿 “能力优先” 当借口绕开亚洲轮换资格,还是中俄联手硬顶,才没让它得逞。 这次故技重施,无非是觉得自己影响力下滑,想干脆把规矩撕了,好让联合国彻底变成服务自己利益的工具,毕竟要是秘书长成了美国自己人,以后削减预算、拉小圈子搞对抗都能省不少事。 但现在的局势早不是美国说了算,中方代表傅聪当场就亮了态度,强调全球事务得 “大家商量着办”,要靠 “大团结” 破 “小圈子”,这话明着是讲多边主义,实则就是戳美国的私心 —— 所谓的 “择优” 根本没标准,还不是美国说谁优谁就优。 俄罗斯代表涅边贾更直接,直言某些西方国家拿 “民主专制” 划阵营,就是想维持日渐衰弱的影响力,这话几乎是指着美国鼻子说的。 更关键的是安理会那道 “死规矩”,候选人必须得五常一致同意加九国赞成才能过,中俄手里的否决权就是现成的拦路虎,只要有一个不同意,美国的人就别想上台。 最让美国头疼的是还有个不能忽视的常任理事国在旁边看着,那就是法国。虽然法国没像中俄那样直接开炮,但从之前公开支持古特雷斯、强调联合国秩序就能看出来,它压根不待见美国这种掀桌子的玩法。 法国心里门清,一旦美国打破地区轮换的规矩,下次欧洲该轮任的时候,保不齐其他国家也有样学样,最后吃亏的是所有想维持国际秩序的常任理事国,所以在这事上绝对不会跟美国站一边。 这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架势,三个常任理事国态度都摆那了,美国再怎么吆喝也没用。 美国大概忘了联合国 193 个成员国里,发展中国家占了绝大多数,拉美那三十三个国家早就憋着一股劲,巴拿马代表都直接喊话要认可拉美经验,非洲、亚太的小国也怕自己地区下次轮任被抢,全等着看美国出丑。 当年中国国力没这么强的时候都敢连投 16 次否决票,现在有中俄法顶着,还有一大帮发展中国家撑腰,美国那点野心根本没地方施展。 它所谓的 “搅浑水坐收渔利”,不过是自欺欺人,最后发现三大理事国铁板一块,自己连提名都推不出去,除了在安理会角落里生闷气,真没别的辙。 这哪是抢职位,分明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毕竟在真正的国际规则面前,再大的野心也得按规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