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这 “欠条” 其实是美国国债,就像咱们普通人借钱打借条,美国政府缺钱了就向各国借钱,借条就是美债。可美国这借钱的窟窿是越捅越大,现在总共欠了三十多万亿美元,比它一年全国赚的钱还多。它平时的收入主要靠税收,但开支却大得吓人,又是军费又是社会福利,早就入不敷出了。 那它以前咋还的钱呢?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比如旧的 “欠条” 到期了,就再发一批新 “欠条” 卖给别的国家,拿新借来的钱还旧账。可这几年利息涨了,光每年要还的利息就突破一万亿美元,等于天天在烧钱。要是哪天没人愿意买新的 “欠条” 了,它立马就没钱还债,这不就是变相的 “还不起” 嘛。 更让人不放心的是,美国还把这 “欠条” 当政治工具,动不动就冻结别的国家存在它那儿的资产,伊朗、阿富汗都吃过这亏,中国当然得担心自己的钱不安全。 正因为美国这还款方式不靠谱,中国才想着把手里的 “欠条” 卖掉。毕竟手里攥着太多这种 “还不起” 的借条,风险太高了。而且这几年美国总给中国出口商品加关税,还搞技术封锁,咱们赚美元越来越难,没必要再把钱砸在风险这么高的地方。但直接全卖掉也不行,会砸低 “欠条” 的价格,自己吃亏,所以得慢慢卖,找合适的买家。 那为啥找的买家得是欠美国钱的国家,还得用人民币买呢?这操作看着绕,其实是个三赢的好事。先说说这些欠美国钱的国家,比如有些发展中国家,以前借了美国的钱要还美元,可美元不好赚,得靠出口原材料换,特别费劲。现在它们能用人民币买中国手里的美债,再拿着这 “欠条” 跟美国说 “你欠我的钱,我欠你的钱,刚好抵消”,这不就省了换美元的麻烦嘛。 对中国来说,好处就更多了。首先是安全,把手里的美债换成人民币,就不怕美国哪天耍无赖冻结资产了,俄罗斯之前被冻结三千亿美元的教训就在眼前。其次是让人民币更值钱、更好用。以前国际上办事都得用美元,现在买美债、抵债务都能用人民币,其他国家手里就会存更多人民币,以后咱们买国外的东西也不用先换美元了,多方便。 而且这操作还能帮中国少受美元的气。这些年美国一不高兴就用美元打压别的国家,要是人民币能慢慢替代部分美元的作用,咱们做生意就更有底气了。比如中国这几年一边卖美债,一边买黄金,就是想把资产变得更稳妥,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再往深了说,中国这么做也是在帮那些欠美国钱的国家。它们不用费劲凑美元还债,还能跟中国搞好关系,以后买中国的商品、借中国的钱都更方便。这就像邻里之间互相帮衬,你帮我把烫手的 “欠条” 卖掉,我帮你解决还债的难题,关系自然就近了。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愿意让这种抵消操作发生吗?其实它也没办法。这些欠美国钱的国家本来就很难还清,能用美债抵消,总比彻底赖账强。而且美债市场需要有人接手,中国卖出去的 “欠条” 有人买,反而能维持美债的价格稳定,美国暂时还得依赖这个市场续命。 中国的打算其实特别长远,不只是为了眼前的安全。一方面是降低自己的风险,手里的美债少了,美国就算想搞制裁,咱们的损失也小。另一方面是慢慢改变国际上全靠美元的局面,让人民币也能当 “硬通货”。就像以前村里买东西都得用东家的票子,现在西家的票子也能用了,大家就不用再看东家的脸色了。 当然,中国也不会一下子把美债全卖光。毕竟美债还是挺容易换成钱的,留一点应急也不错。这就跟家里存钱一样,不能全存定期,也得留些活期备用。这几年中国有时候还会少量买一点美债,就是为了灵活调整,不让市场出乱子。 说到底,这事儿本质上是各国在算账、防风险。美国借太多钱还不上,中国不想把钱砸在风险里,欠美国钱的国家想省点事。中国牵头的这波操作,既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又帮了别人,还顺便让人民币更有地位,真是一举多得。虽然听起来绕,但其实都是为了把自己的钱袋子守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站稳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