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深圳地铁三号线上看见几个印度老哥正用手抓着饭吃呢。好家伙那咖喱味儿飘得整个车厢都是,旁边大妈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了。他们吃完顺手把油乎乎的手掌往裤子上抹,地上还掉着几粒黄澄澄的米饭粒儿。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过来瞅了两眼,摇着头就走了这要换成咱自个儿捧着豆浆上车,乘务员早举着罚款单冲过来了你说是不是? 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在科技园便利店遇着的场面。三个印度小伙围在关东煮柜台前,直接用手指捏着鱼丸往嘴里送,店主店主急得直跺脚:“我们这儿有竹签啊兄弟!”结果人家乐呵呵地说在他们老家这就是传统吃法。听说宝安那边城中村房东最近都在群里互相提醒,租客做完饭后灶台墙面总糊着层黏糊糊的香料渍,清理费都得都得加倍收。 其实去年龙华区就有街道办做过调查,印裔务工人员数量比前年涨了四成多。福田coco park夜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晚上九点后外籍消费者里南亚面孔能占到三成。这帮哥们儿特别喜欢组队逛夜市,炒粉摊主老王跟我吐槽:“他们总想徒手翻烤串,我这头刚递过去纸巾,转头就看他们伸手捏着韭菜往嘴里塞。” 但你要说他们故意搞破坏还真冤枉人。我认识个叫辛格的软件工程师,他说在古吉拉特邦老家确实还保留着手抓饭习俗,觉得这样才能品尝食物最真实的温度。有回他在卓悦汇吃饭被服务员送了副刀叉,还挺委屈地问是不是歧视他。所以这事说到底就是文化差异撞上了上了公共空间管理难题。 你说咱们小时候吃饭掉米粒还得挨爸妈骂呢,现在看着满地狼藉确实上火。不过深南大道那家跨国企业HR透露,公司里印度籍程序员解决问题特别麻利,就是食堂餐桌老得额外配湿毛巾。看来得整点儿两全其美的法子比如学学香港庙街那个网红咖喱店,人家在餐位旁装了自助洗手池,既尊重传统又保证卫生。 昨儿个刷到个到个搞笑视频,有个东北大哥在车公庙地铁站教印度年轻人用筷子夹花生米,笑得我肚子疼。要我说啊,与其光盯着人家手看,不如多摆几场中外居民联谊会。你看世界之窗周末搞的国际美食节,意大利人教揉披萨,中国人示范包饺子,印度小哥现场表演飞饼,最后大家围着共享美食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你们社区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都是咋处理的来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