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钱我是不会还的!”一位女企业家欠下200亿巨额债务,却一分钱都不还。随后她跑到美国,大手笔捐赠96亿保护野生动物,还公开表示自己是不会还钱的,她为什么会这么做? 一个女人从卖花草起家,摇身变成园林界大佬,身家上百亿,却在公司快崩盘时,把巨款扔到国外救老虎狮子,国内欠的债一毛不拔,还撂下狠话“不还”。这不是小说,是真事儿。她的选择背后藏着啥猫腻? 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中国城市化浪潮刚起,北京上海到处盖楼,绿化需求爆棚。她1992年在北京创办东方园林,起步就是小打小闹的景观设计,靠着市政项目一点点爬坡。2009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股价蹭蹭上涨,她挤进富豪榜,成了园林行业的标杆。东方园林专攻PPP模式,接手河道整治、公园改造,业务从华北铺到全国,员工上千人,报表亮眼。那几年,行业风口正旺,大家都说她抓住了机遇,干得风生水起。 慈善这块儿,她早有动作。2014年,在深圳一场公益会上,她承诺把个人持股捐出去,支持环保事业,一下子被封“中国女首善”。2015年8月,她真减持了7630万股,变现后注入基金会,金额按当时股价算,近30亿。这事儿传开,媒体点赞,企业家圈子也传她有格局。可谁也没想到,这善名背后,公司体量越滚越大,隐患也埋得深。 转到2017年,事情开始变味。公司为抢市场,股权质押频频出手,7月14日和8月24日,两笔大额操作就把股份押给券商,换来资金继续扩张。同一年的10月,她飞去摩纳哥,参加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大会,当场宣布捐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6亿,全砸向美国野生动物保护。钱分批打过去,第一笔就上亿美元,支持Panthera和WildCRU这些组织,专救濒危猫科动物。消息在美国脱口秀节目《艾伦秀》上炸锅,视频转发上百万,可国内反应平平,因为公司内部已现疲态。 捐赠刚落地,国内就炸雷。2018年1月,东方园林资金链绷紧,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上门讨账。公司公告显示,应收账款堆积,PPP项目回款慢如蜗牛,政府拨款层层审批,钱卡在路上动不了。5月,她带队路演发债,目标10亿,结果只募到0.5亿,投资人摇头走人。6月,公司公开承认无力付债券利息,债务总额直奔200亿。股价从高点腰斩,市值蒸发上百亿,债权人蜂拥而至,法院冻结股权,她本人也成焦点。 这时候,何巧女的回应让人傻眼。她跑到美国洛杉矶,住进公寓,继续管捐赠项目,顺带在一次访谈里甩出那句“中国的钱我是不会还的”。这话一出,舆论哗然。国内媒体扒出,公司欠员工薪水、供应商货款,总债务超200亿,她却对外大方。债主们不干了,拉横幅上法院,东方园林总部外警戒线拉起。2018年底,15家金融机构联合逼债,她的股份99.8%被轮候冻结,昔日“园林女王”瞬间变“老赖”。 为啥走到这一步?说白了,东方园林的毛病出在扩张太猛。PPP模式虽好,项目大、周期长,但回款靠政府,稍有政策风吹草动就卡壳。2017年底,国家出“史上最严”禁令,PPP项目审核从严,公司手头订单虽多,钱却收不回。加上她推多元化,跨进生态修复、环保设备,领域不熟,投资打水漂。内部管理跟不上,部门扯皮,成本飙升,借款从2013年的20亿不到,跳到2018年的34亿。股权高质押,股价一跌就穿仓,雪球越滚越大。 她的捐赠举动,更像最后一搏。96亿不是小数,按她身家算,占三分之一。有人猜,她想借国外慈善刷名声,转移视线,甚至资产。可国内法律不认这套。国家一直强调诚信经营,逃废债就是红线。2019年,她卸任董事长,北京国资接盘公司,重整方案出炉,债权人申报超三千家,分包商嚷嚷打折不公。她的房产拍卖,出行限高铁,信用黑名单上挂着。2020年,法院继续追,2024年重整风波再起,2025年3月,公司正式破产,她债务缠身,难脱身。 这案子给企业家敲警钟。做生意,得守规矩,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打击违法违规,就是让市场干净点,让老实人多点空间。何巧女从白手起家到一败涂地,教训惨痛:别指望歪门邪道,慈善也得量力,先管好自家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