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套路深,择偶需谨慎。 杭州一位27岁邱女士因家里催婚加上社交圈有限,于去年1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10-28 16:11:21

婚介套路深,择偶需谨慎。 杭州一位27岁邱女士因家里催婚加上社交圈有限,于去年12月与杭州拱墅区地铁商务大厦内的“倾城之恋”婚介公司签订第一份服务合同,服务费1万元,期限1年,约定匹配对象4人。邱女士明确提出希望找年龄差在十岁以内、年轻好看一点、在杭州本地有房有车、工作稳定的对象。 婚介公司开始安排相亲后,邱女士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大相径庭。首次合同期间,婚介推荐的几位男士年龄均在四五十岁,远超邱女士设定的年龄上限。邱女士当即向红娘老师反馈不满,但对方表示“你先见,见了不合适再说,然后看你喜欢哪种类型,比较好给你介绍”。 5月24日,婚介公司说服邱女士签订第二份合同,服务费用5万元,期限两年,匹配对象不限人数。邱女士回忆说:“他们说如果你钱交的多的话,那个资源就会又偏向你嘛。然后我就相信了。” 第二次交费后,婚介推荐的对象反而更不理想。邱女士表示:“第一个的话是把他夸得多好,但是年龄也很大,又是50多岁。第二个的话也是50多,什么都没有的,还是离异带小孩。”当她拒绝见面时,婚介方面强硬表示“你必须得见,你不见的话,就不会给你资源了”。 婚介公司刘经理对此解释称,邱女士“生过孩子,目前单身”,虽然年龄小,但“年轻一点年收入200多万的男士要求相对较高”,而“年龄大一点的没有过多要求”,并强调需要讲求“匹配度”。该经理还声称安排见面是“双方知道彼此的情况”才进行的。 在见过三位男士后,邱女士要求终止服务并退还5万元。婚介方面则表示只能退4万元,并扣减20%费用,按“5000块钱一个人”计算。目前双方仍在就退款事宜进行协商。 此类婚介纠纷并非个例。中消协指出,近年来婚恋服务纠纷呈上升趋势,一些婚介机构将婚恋服务变成了情感消费陷阱,存在“营销不规范”“服务货不对板”“退款难、违约金高”等问题。 邱女士的6万元婚介费,买来的不仅是失望的相亲,更是一面照见婚恋市场病灶的镜子。说到底婚恋服务本质是情感契约,但现在的商业模式却把它做成了信息批发生意。当红娘的收入取决于抽成而非成功率时,谁还会用心琢磨匹配度?杭州那位“月老”把374份征婚信息打包卖钱的事例足够警示我们:连公益婚介都可能为四千元折腰,更何况那些标榜高端的商业机构。与其指望行业自律,不如学学东城法院的建议:尽快推出标准化合同范本,把口头承诺全部书面化,让匹配失败后的退款标准白纸黑字写清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0
爱跳舞的王大姐

爱跳舞的王大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