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向美国投降还来得及!再晚就要‘跪着’了,”7年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一位

虎虎聊娱乐 2025-10-28 16:10:45

“中国现在向美国投降还来得及!再晚就要‘跪着’了,”7年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一位名叫马臣的中国专家却语出惊人,公开断言,这已是中国向美国“体面”投降的最后时机。 2018年那场贸易风暴刚起,一位专家突然喊出“投降吧,现在还体面”,否则就得“跪着”求饶。七年过去,这话听来像笑话,可背后藏着多大的反转? 回想2018年,那年春天,美国那边动作频频。3月22日,特朗普签下301调查备忘录,直指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紧接着,针对钢铁和太阳能板加征关税,清单上列了数百亿美元商品。中国企业感受到压力,出口链条开始调整。7月6日,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中国立刻回击,对等规模的美农产品加税。大豆、猪肉这些项目首当其冲,美国中西部农场主们叫苦不迭。 高科技领域更是一触即发。2019年5月,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供应链断供消息传出,全球半导体圈震动。中国科技公司转而加速国产化步伐。美方追加清单,覆盖消费电子和机械零件,总额攀升到数千亿美元。双边贸易额虽有波动,但中国保持韧性,产业链完整性成为关键支撑。 马臣的言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冒出来的。那是2018年夏天,他发出一篇长文,直白说中国该立即让步,现在投降代价最小,再拖就得低头挨打。文章在网络上刷屏,评论区吵翻天,有人附和,有人直呼荒唐。这话戳中了当时部分人的焦虑,但也暴露了某些人对国家实力的误判。 七年光阴,中国没退一步,反而步步向前。芯片卡脖子问题,本是痛点,可如今国产存储芯片已打入欧洲市场。美方企业丢了订单,财报连跌。农业上,中国转向巴西大豆采购,美国出口量到2024年还没回2017年水平。美方农民抗议不断,国会听证会上声音此起彼伏。 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异军突起。2024年,比亚迪等品牌在美国份额翻番,特斯拉高管频频访华谈合作。高端制造和航天科技,中国步伐稳健,自研能力大幅提升。美方“芯片联盟”拉拢日韩荷,可这些国家企业照样对华供货,谁舍得丢掉中国市场? 贸易摩擦中,中国始终坚持原则。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美方承诺采购中国商品2000亿美元,中国则扩大进口美农产品。可美方履约打折,关税壁垒拆不干净。2024年,双方重启对话,美贸易代表访华,提出调整部分关税,还想卖更多液化天然气。中国立场坚定,平等互利是底线。 这七年,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制造业全球第一。面对外部施压,我们靠的是完整产业链和14亿人口大市场。美方内部矛盾重重,通胀高企,债务堆山,哪有余力长期耗?马臣那番话,现在听来就是个笑柄,提醒大家,关键时刻不能慌,得靠自己争气。 从2018到2025,中国在博弈中成长。美方加税,本想逼让步,结果自家消费者多掏腰包。沃尔玛等零售商抱怨进货成本涨15%,超市货架上中国小家电价格水涨船高。中国出口不降反升,机械零件照样卖全球。美芯片禁令一出,中国加速研发,华为新机上市时,美半导体协会在国会直言封锁无效。   农业逆转最明显。2018年中国大豆订单转巴西,美国仓库豆子发霉,农民组团上街。美方后来松口农产品关税,可市场份额早丢了。2023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仅为峰值的六成。中国粮食安全稳如磐石,进口多元化成常态。 科技自立是亮点。被断供后,中国砸钱搞研,2024年国产芯片产量翻倍。航天领域,天问一号、空间站这些成就,让世界刮目。美方想围堵,结果盟友不齐心,韩国荷兰企业绕道供货。 而对话大门始终开着。2025年上半年,美中经贸磋商重启,双方同意部分关税下调,建立机制谈液化天然气采购。中国强调公平贸易,美方求合作。七年过去,谁求谁,已是明摆着的事。 马臣的断言,反映了当时某些声音的短视。中国从来不怕事,抗美援朝那会儿就证明了。手里有底气,腰杆自然硬。贸易战打到现在,中国不仅站稳,还走得更远。这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努力和战略定力。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