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一男子在医院陪护流产的妻子,谁知在病房外抽烟时,竟意外发现一名女

霁雾阙任 2025-10-28 12:55:34

2006年,广东一男子在医院陪护流产的妻子,谁知在病房外抽烟时,竟意外发现一名女弃婴,他喜出望外地将她抱回家,从此夫妻俩将她视如己出,哪料,4年后,这个家接二连三发生变故,然而,小女孩的做法让人泪目。     广东阳江郊区的一家医院外,冷风刮得人直打哆嗦。     郑兴尚蹲在病房门口,一根烟接一根地抽。     烟蒂烫到手,他才回过神,病房里的妻子刚因为营养不良流产,他们盼了多年的孩子又没了。     就在这时候,他听见一阵哭声,从车棚那头飘过来。     起初他以为是猫,走近一看,才发现一个破纸箱里蜷着个小婴儿,脸冻得发紫,身上裹的那层薄被早被风吹得乱成一团。     郑兴尚赶紧脱下自己的外套,把孩子裹了起来,一路跑回病房。   “老婆你看!孩子!”     妻子原本无精打采地靠在枕头上,看到怀里的小婴儿,眼睛立刻亮了。     她伸手轻轻摸了摸那张小脸,哽咽着说:“这可能是老天送给咱的礼物吧。”     夫妻俩没多想,就这么把孩子留下了。     给她起名“郑小淇”,意思是“捡来的福气”。     那天起,这个本来安静得能听见风声的小屋,终于多了婴儿的哭声和笑声。     郑兴尚每天天没亮就出海捕鱼,回来总要在兜里揣块糖,说是给闺女带回的“宝贝”。     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整天围着孩子转,哄着、抱着,家里虽然穷得叮当响,可一想到小淇,谁都舍不得皱眉头。     可天不总是肯放过人。   2010年的一天早上,郑兴尚刚起床,脚下一软,整个人栽倒在地。     养父因为高血压瘫痪在床,以后再也站不起来。     家里唯一能干活的人倒了,医药费压得人喘不过气。     妻子咬牙撑了半年,终于在一个夜里悄悄走了,什么也没留下。     那年小淇才四岁。     她看着床上沉默流泪的爸爸,又看着拄拐杖忙前忙后的奶奶,谁也没教,她就搬了个小板凳坐到床边,用小手笨拙地给爸爸擦脸,奶声奶气地说:“爸爸不哭,小淇在。”     两年后,奶奶也累倒了。     临终前,她紧紧拉着小淇的手,嘴唇哆嗦着:“好好照顾你爸。”说完,就没再醒过来。     那一年,小淇才十岁。     从那之后,她成了家里唯一能动的人。     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先烧水、做粥,再喂爸爸吃饭。     她第一次煮粥糊了锅底,舍不得倒,自己偷偷吃掉糊的那部分,把稍微好点的盛给爸爸。吃完饭,她才背上书包跑去上学。     中午同学们趴在桌上午睡,她却得赶回家给爸爸翻身、擦身,忙完再跑回学校上下午的课。     那时候她的布鞋都磨出洞来,脚趾头都露出来了。     郑兴尚看在眼里,心里酸得不行。     他攒了半个月的低保钱,托邻居帮忙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   “骑这个上学,别老跑。”     本以为苦日子慢慢能好点,没想到,小淇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来了。     那天他们开着车,提着大包小包,手里是新衣服和零食,笑着对小淇说:“跟我们回去吧,以后不愁吃穿,还能去最好的学校。”     郑兴尚听了,心像被刀割一样,哽着嗓子说:“去吧,孩子,别跟着我受苦了。”     可小淇只是摇头,往后退了一步,一把抱住爸爸的胳膊,眼泪汪汪地说:“我不走。是爸爸把我从纸箱里抱回来的,奶奶给我做衣服,你们才是我的家。”     那一刻,谁都没再说话。     后来,镇里的干部知道了他们的情况,媒体也来采访。     当地商会帮着修了屋,政府安排了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忙。     好心人捐的钱,解决了郑兴尚的医药费。     可小淇从没因为别人帮忙就松懈。     她每天照样早起做饭、喂药、照顾爸爸,还在学校里拿了好几个奖。     班里谁有困难,她也第一个伸手帮。     有人问她:“小淇,你不觉得累吗?”     她抱着爸爸给的那只旧搪瓷杯,笑着说:“不累啊。爸爸在,家就在。”     这个当年被遗弃在纸箱里的小女孩,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撑起了一个残破的家。     她没读过什么大道理,但她懂,血缘不是亲情的全部,陪伴和责任,才是真正的家。     郑兴尚说:“别的小孩都有人疼有人爱、快乐成长,而小淇要照顾我。我只希望小淇能快点长大,考上大学我就心满意足了。”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南方都市报

0 阅读:703

评论列表

大爷还是大爷

大爷还是大爷

3
2025-10-28 13:16

真的假的??

zhang3210

zhang3210

2
2025-10-28 13:14

[赞][赞][赞]

无语

无语

2
2025-10-28 18:32

镇里刚知道吗?

用户11xxx89

用户11xxx89

1
2025-10-28 16:42

这个孩子明显是来报恩的。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