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啥跟中国打贸易战? 很多人觉得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是因为贸易逆差,是中国货卖太多抢了他们的生意。 其实这话只说对了皮毛 —— 美国真正慌的,是 “资本权力” 的椅子要换主人了,而中国刚好攥住了新椅子的钥匙,这钥匙就是希腊前财长说的 “云资本”。 早几十年,谁有资本权力?看谁的柴油发动机厉害,谁修的铁路密。 当年美国靠福特的汽车流水线、横贯大陆的铁路网,把全球物资和资本都攥在手里,那时候 “资本”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和基建。 可现在不一样了,资本权力早从钢铁里跳出来,钻进了算法、数据和数字支付里。 你现在出门不用带现金,扫个码就能付钱,背后就是云资本在运作。 企业靠算法分析用户需求,靠数字系统打通供应链,这也是云资本的力量。 说白了,现在谁掌握了好算法、谁的数字支付能覆盖更广,谁就有了新的资本话语权。 而中美,刚好是这波云资本竞争里最拔尖的两个玩家。 先说说咱们的日常 —— 用微信付款,不管是买瓶水还是付房租,从来不用交佣金吧? 就算在欧洲、东南亚旅游,用微信付当地货币,也不会被抠走几个点的手续费。 可美国那边不是这样,你用苹果支付买个 APP,苹果要抽 15%-30% 的佣金。 用银行转账,哪怕是小额,也得付几块美金的手续费。 为啥差这么多?因为中国的云资本和金融是 “搭伙干”,而美国是 “互相拆台”。 咱们这边,国家早给银行和科技企业划了底线:科技公司不能乱搞金融,银行也得配合科技企业做普惠。 可美国那边呢?华尔街的银行家跟硅谷的科技公司就像仇人。 谷歌想推自己的支付系统,摩根大通这些银行立马抵制,怕抢了他们的转账、理财生意。 苹果搞 Apple Pay,银行又跟它吵佣金分成,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2024 年美国数字支付渗透率才刚过 60%,比咱们低了快 30 个百分点。 不是他们没技术,是内斗把劲儿都耗没了,结果就是美国的云资本推进得又慢又贵,跟中国一比,优势越来越小。 比如跨境贸易,以前都得用美元结算,通过美国控制的 SWIFT 系统,美国想制裁谁,直接把对方踢出系统就行。 可现在呢?中国和东南亚做买卖,很多商家直接用微信支付人民币结算。 中国跟俄罗斯做能源生意,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的金额超 5000 亿元,完全绕开了美元和 SWIFT。 这等于直接动了美国的 “奶酪”—— 美元霸权靠的就是大家都用它结算,现在有人不用了,还能用更便宜、更方便的方式结账,美国的霸权工具不就失灵了? 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国的数字人民币。 这玩意儿不是简单的 “手机里的现金”,它能直接用于跨境结算,还没有汇率波动的额外成本。 2024 年数字人民币已经在 1000 多万个场景试点,交易金额超 12 万亿元,小到菜市场买菜,大到跨国买石油,都能用。 以前美国靠美元收 “铸币税”,比如其他国家买石油得先换美元,美国印钱就能换别人的商品。 现在数字人民币成了美元的替代方案,越来越多国家愿意用,美国能不跟中国急吗? 所以说,美国发动贸易战,表面是加关税、限制中国商品,其实是想打断中国云资本的发展节奏。 现在中国靠算法、数字支付、数字人民币慢慢站稳了脚,而且咱们的模式更高效、成本更低,还能帮其他国家一起发展。 美国不想失去老大的位置,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用老套的贸易战来堵,可越堵,中国的云资本反而越结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