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重建,刘少奇担任新四军政委,陈毅说:我是新四军军长,你要服从命令。这不禁令人困惑:政委的官职比军长的大,为什么陈毅敢如此命令刘少奇呢?其实这里有个有趣的小故事。 1941年新四军刚从皖南惨败中爬起来,损失七千多人,国民党还取消了番号,局面乱成一锅粥。 中央军委果断下令重建军部,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委,张云逸副军长,赖传珠参谋长,一干人马齐聚苏北盐城。俩人一个从北方杀来,一个从江南北渡,本是老搭档,早几年就联手开辟根据地。 这次重逢,本该是并肩杀敌的热血时刻,谁知先从一双鞋子开刀。 刘少奇对生活没讲究,从陕北穿到苏北,一双布鞋五年不换,缝补无数,前头裂大口,像狮子嘴。开会时不经意露馅,陈毅瞅见,忍不住打趣,引得大家笑。 过后陈毅送新鞋,刘少奇推辞,说旧鞋劳苦功高,还能穿。陈毅不干,以军长身份命令换,刘少奇笑着应了。 这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俩人早是生死弟兄,陈毅知道刘少奇清廉到骨子里,不愿他太亏待自己。 搁革命队伍里,这样的互相关照,才是真情谊。 换鞋看似小事,透出刘少奇的朴素本色,他肠胃不好,部队拉肚子缺药,他把自家份儿全让给战士,说药得用在刀刃上。老百姓送鸡蛋,他婉拒,觉得群众是后盾,得体贴着点。 刘少奇在新四军干一年多,贡献大着呢。1941年4月,华中党校在盐城柳树村舍开张,他亲任校长,训数百干部,讲抗日策略、群众工作,学员记笔记讨论游击战术。到年底,主力扩到十三万五,地方武装从不足万到一万九。他协调八路军南下,陈毅江南部队北渡,合力开苏北根据地。 6月日军一万七千扑盐城,想灭主力,刘少奇陈毅指挥军民反扫荡,各师打阻击,保住核心区。黄桥郭村战斗,歼顽军主力,化解内忧。还定下暂缓对国民党全面反攻的策略,精力全投抗日,创造性解决方针问题,鼓舞武装力量,党内外都认可。 陈毅重建军部后,亲拟建军条例,推动理论研究。皖南事变前他就反思过,事后更注重统战,托党外人士拉拢国民党中立派。俩人联手,华中从乱局变稳局,新四军浴火重生,壮大到九万多。 1942年春,刘少奇调回延安,途中骑马过山,身后文件箱晃荡,继续领北方工作。解放战争,参与城市政策、土地改革,1945年七大当选政治局委员。 新中国成立,任副主席、人大委员长,主持工业农业合作,鞍钢经验全国推。 陈毅率部挺进华东,渡江战役指挥强渡长江,解放南京上海,当市长巡视街巷查排水,后外交部长,国际会议握手谈邦交。 俩人默契到晚年,一生献革命,领导部队重生,为国家独立人民福祉打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