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架军机在南海几乎同一时间同一海域坠海,它们遇到了什么? 这事儿发生在2025年10月26日下午,南海国际水域里,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的两架飞机,短短30分钟内先后出事,一架是MH-60R“海鹰”直升机,另一架是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直升机是下午2点45分左右掉下去的,战斗机紧跟着3点15分也栽了进去。机组总共五个人,全都给捞上来了,没人受伤,身体状况稳定。这消息一放出来,海军太平洋舰队赶紧发了声明,说是两起独立事故,正在查原因。天气那会儿是晴转多云,风力小,温度26到28度,明显不是天公作美的问题。 先说说这两架飞机吧。MH-60R是美海军主力反潜直升机,装备了先进声纳和鱼雷,能在海上搜潜艇、打目标,属于HSM-73中队的那种“海鹰”。F/A-18F则是双座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挂载导弹雷达一套齐全,VFA-22中队常用它练拦截和对地打击。从“尼米兹”号弹射出去,本来是例行训练,巡逻反潜什么的,谁知道就这么一前一后掉海里了。海军说飞机是分开执行任务的,不是一起飞的,但地点差不多,就在南海那片海域。残骸回收了,黑匣子也取出来了,调查组已经在船上拆数据,看维护记录和飞行日志。 为什么会这样?官方还没定论,初步排除气象因素。南海水下地形复杂,珊瑚礁暗沙不少,但飞机是空中出事,不是撞底。机械故障?操作失误?还是电子系统卡壳?现代军机航电太精密了,全靠数字信号传指令,一出电磁干扰就可能乱套。两架间隔这么近,互相信号冲突也不是没可能。想想2021年那回,“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上不明物体,艇身严重变形,只能浮起回关岛修。美海军在那片海有测量船常年作业,对底况门儿清,但对外只说是人为错误。哑巴亏吃多了,这次估计也得含糊过去。概率上,两架同时坏,纯属巧合太低了,得等报告出来。 “尼米兹”号这艘航母可不是小角色,尼米兹级的一员,排水量10万吨,搭载七八十架飞机,是美海军在印太的拳头力量。今年它从圣迭戈出发,途经西太,10月中旬进南海,编队有驱逐舰、补给船护航。名义上是自由航行,维护航道开放,但南海这地方敏感,大家心知肚明。中国海军在那有岛礁部署,巡逻常态化,菲律宾、越南也掺和进来,美军来转悠,总免不了摩擦。台湾地区防务部前几天还放话,说注意美舰动向,但没提坠机。事件一出,环球时报和央视新闻都报道了,强调是美方事故,机组安全就好。 救援这块儿做得快。直升机掉下去后,航母上警报一响,救援直升机和快艇立马出动,坐标锁定,烟雾弹浮标一扔,五个人很快就上船了。战斗机那两个飞行员,弹射座椅用了,降落伞开着落水,救生衣自动充气。海军医疗队检查完,没骨折没溺水,休养几天就能回岗。太平洋舰队公关官在X上发了帖,配图是橘色马甲的船员,强调“所有人员安全,感谢团队响应”。这算标准流程,美军在海上训练出事,救援效率高是老传统。 搁在南海背景下,这事儿有点意思。美海军近年在那片海折腾不少,2023年有P-8A巡逻机被中方战机逼近,2024年上半年又闹驱离事件。坠机不是头一回了,2016年一架P-8A在菲律宾海坠毁,机上三人遇难;2022年F-35B在“林肯”号上滑出甲板,砸海里。南海水深上千米,搜救难,幸好这次全救活了。调查组估计得几周,可能会牵扯到设备老化。“尼米兹”号服役快50年了,翻新过,但舰载机用久了,零件磨损在所难免。美媒像Fox News和NBC都跟进,标题带点“南海谜团”,但没深挖地缘,焦点在安全上。 说到底,这反映美军在高强度部署下的压力。印太司令部兵力拉满,航母轮换不停,训练强度大,事故率不低。去年一年,美海军全球出事20多起,坠机占一小半。南海这回两架同天,媒体炒热了,但海军低调处理,避免给对手借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例行问答时提了句“希望美方吸取教训,维护地区稳定”,没多说。越南和菲律宾媒体转载了,菲律宾星报说这是“意外”,但提醒南海航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