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大家分享穿搭居多,思想交流的频次很低。
从琼瑶阿姨的翩然到最近王慧玲的热度突然上升,我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
前段时间买了本新书,是斋藤环的《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腰封上写:把脉年轻人的“时代病”。
由自恋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脆弱一代和宅一代。当然我想说的并不是自恋这回事,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的非常常见的“无法真正去爱他人”。
·
在这个点上,琼瑶阿姨和王慧玲遥相呼应,一个很左,一个很右。
一个在作品里以沦陷自我的方式去爱,一个以拒绝进入和接纳他者的方式自我保护。
·
王慧玲的“很右”是有环境背景的,如上一段提到的“时代病”,在大比例的人群都患有“时代病”的基础上,放眼望去都是“自我”的角逐,其中“他者”消亡了:
·
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人的选择更项目化,一切标准如同绩效,大家有清晰的功能和用途,有任务设置和明确的管理办法。在这个基础上的伤害与被伤害司空见惯,于是王慧玲呼吁大家自我保护,这没有错,基于这个环境背景,真的没有错。
·
只是这条路,会牺牲掉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元素,那就是:爱,这个能量极高甚至在很多时候可以扭转生命乾坤的元素。
王慧玲和琼瑶阿姨有一个共同点:爱被当作了一个必须正面的事件,必须创造愉悦、必须是一种始终不渝的感情、必须免于收到伤害与打击的影响。
琼瑶的时代可以享受这样的精神价值,而我们的时代,爱情是一种消费模式,它必须积极,不存在风险、不需要胆识、杜绝狂迷。
结果是,无论我们面对爱情陷入还是不陷入,都同样会感受到脆弱。
·
我对于爱情这件事的理解,有一部分是:
付出爱的人可以在被爱的人身上得到礼物——我们先会忘记自己,然后这种忘却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获得一种更大的能量。
我们先从自我中走出来,再走进对方,让自我在他者中消弭,于是重生。
·
王慧玲没有错。只是如果她再往前一步,能量变得更高,应该会明白,与其带着对抗性去恨,不如在选择和接纳中学会去爱,以柔与韧的方式增强自身,那么无论爱人和家人是否是理想中的样子,作为女性,我们永不会丧失成长路径,毕竟,在他者的对面,我们,才是那个核心。[拥抱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