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的粉丝已经意识到了 以后可能他不会再拍戏了 原因很简单,刚拿了影帝,却一点屁用都没有,神仙来了都救不了他! 新电影《阳光俱乐部》上线2天了,虽然拿了金爵奖影帝,还喊了肖战、赵丽颖、刘亦菲等一堆圈内明星助阵,折腾了一堆,票房才400万,连本都赚不回来 没人记得他为这角色有多拼。为了演好智力停滞在童年的中年男人“吴优”,他硬生生增肥30斤,脸肿得快没了轮廓,还特意去慈善机构体验生活,就为抓准角色懵懂又执拗的状态。拿金爵奖那天他手抖得握不住奖杯,说这是给姥姥95岁生日最好的礼物,那股激动劲儿不像是装的。可金爵奖评委会夸他突破极大,影院里的观众不买账——大家的注意力早被他反复上热搜的私生活分走了。 这不是他第一次栽在票房上。去年的《戴假发的人》更惨,他减重30斤弄出秃顶造型,演一个背负命案的律师,情绪爆发戏拍得青筋暴起,结果上映5天票房才300多万,影院里甚至出现空场的尴尬场面。再往前数,《最后的真相》搭档闫妮,悬疑剧情也算扎实,最终票房也才5400多万,连成本零头都没赚回来。作为内地仅有的八大电影奖项大满贯演员,他手里握着金鸡、百花、华表奖,却连千万票房的门槛都跨不过,这反差也太刺眼了。 问题根本不在演技上。当年《中国合伙人》里的“土鳖”成东青,《烈火英雄》里有PTSD的消防员江立伟,哪个不是让观众忘了“霸总”标签的好角色?可他偏在口碑翻盘后又扎回俗套里,《锦绣缘华丽冒险》《上古情歌》里的“邪魅狂狷”,把好不容易攒的好感败了个精光。更要命的是私生活比作品还热闹,从恋情官宣到女方退网,热搜刷得飞起,他自己都在首映礼上鞠躬道歉,说没处理好私事影响了电影,可道歉换不来票房回暖。 有人说他的影帝是“运作来的”,因为拿奖前刚加入上影剧团,评委里还有好友周迅,这种质疑让奖项的含金量打了折扣。可就算抛开争议,他的选片眼光也实在让人费解。《阳光俱乐部》的导演魏书钧前作《河边的错误》能卖3亿,他偏要挑个小众题材,还寄希望于明星助阵拉动票房,根本没搞懂观众现在要看的是扎实故事,不是熟面孔堆砌。 从当年凭《大汉天子》走红的“内地第一小生”,到现在被调侃“扛不动票房”,黄晓明的困境早埋了伏笔。他总在“突破”和“倒退”里打转,刚用实力撕掉“油腻”标签,又被八卦和烂片拉回原形。粉丝怕他不拍戏,可照这票房势头,就算想拍,还有多少导演敢找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