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老实了!”10月15日,湖南一辆黑色小汽车在维修路段疯狂鸣笛,让前车让开,前车让行之后,下一秒黑车就撞上了行人,网友:不是喜欢开快车吗?怎么停下来了! 10月15日,湖南某维修路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黑色轿车在单车道路段持续鸣笛催促前车,前车让行后,黑车加速超车驶向路口,结果撞上了过马路的行人。 前车是一辆新能源车,车主事后说,当时那段路正在维修,只能单车道通行,他减速慢行是考虑到路况安全,但后车不停按喇叭催促,出了维修路段后他就靠边让对方先走了。 维修路段的路面通常不平整,可能有施工设备、临时围挡或者突然变窄的车道,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做法是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距离,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有些司机在路上缺乏耐心,看到前车开得慢就觉得耽误自己时间,但他们没想到,维修路段、学校周边、小区出入口这些地方,本来就应该慢行。 交通法规对维修路段有明确要求,施工路段一般会设置限速标志,即使没有标志,也应该主动降速,因为视线受阻、路面条件变差、可能有施工人员出现,这些都是潜在风险。 频繁鸣笛催促也是不恰当的行为,除了在必要时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鸣笛不应该成为发泄情绪的工具,长时间按喇叭不仅扰民,还会影响自己的驾驶判断。 这次事故中,黑车司机超车后很快就到了路口,可能是车速过快,来不及观察路口情况,也可能是连续鸣笛超车的过程让他情绪紧张,注意力分散,最终没能及时发现过马路的行人。 从时间上算,即使前车慢一点,到路口可能也就差个十几秒,但因为这十几秒的急躁,不仅撞了人,还要面对事故责任、车辆维修、伤者赔偿等一系列麻烦,真正耽误的时间要多得多。 “这种司机就是典型的“路怒症”,以为按喇叭全世界都得给他让路。维修路段本来就该慢行,这点常识都没有,这下好了,直接“全损出道”。” “前车在维修路段开得稳,肯定是有原因的。后车这么着急,怕是赶着去投胎哦,一看就是新手,老司机都懂“让速不让道”,前车减速肯定有情况,盲目超车不吃亏才怪。” “真的讨厌这种一直按喇叭的,大清早的扰民不说,还特别容易引发事故。这下车主估计长记性了,只是代价有点大,希望行人没事。” 网友那句“3000块的车撞了30000块的人”虽然扎心,但话糙理不糙。这下不是喜欢快吗?想快也快不了了吧,保险公司这回要头疼了。 “这事儿不能全怪开快车,关键是没安全意识!真正会开车的人,都是防御性驾驶,眼观六路,像这种视野不明朗的路口,必须减速备刹,他倒好,直接加油门,不出事是运气,出事是必然。” 评论区虽然有点幽默,但道理没错:开车上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比速度更重要的是平安到家,每个司机都该牢记。 对于这种在特殊路况下还盲目求快、频繁鸣笛催促的行为,最有效的提醒或约束方式会是什么呢?是依靠更严格的交规和处罚,还是需要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意识培养? 信源:掌闻视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