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务谷正文佩服的“硬汉”,地下党员张志忠就义前,一张罕见的留影,拍摄于1954年

浩哥爱讲史 2025-10-27 19:31:52

特务谷正文佩服的“硬汉”,地下党员张志忠就义前,一张罕见的留影,拍摄于1954年的台北马场町刑场。 台北的天空阴沉,刑场外风声像刀割。1954年春,一辆军车缓缓停在马场町。押解车门打开,走下一个身材瘦削、神情镇定的男人。双手被反铐,脚步稳,衣领笔挺。狱卒看向他,表情复杂。谷正文后来回忆说:“我见过许多人临刑,有的颤抖,有的麻木,张志忠没有,他看着前方,像在走去开会。” 故事要从几十年前的嘉义说起。1910年,张志忠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家境清寒。父亲在田里劳作,母亲织布补贴家用。少年时代的张志忠成绩突出,被选送到厦门集美学校继续读书。在那里,他接触到新思想,也见到殖民统治下台湾青年的困境。书本之外,他开始参与学生运动,组织读书会,讨论抗日、民族独立等话题。 学成回台后,他加入地下组织,成为中共台湾省工委的骨干。那时的台湾刚经历政权更替,社会动荡。警总、保密局、宪兵司令部的眼线遍布。地下党成员常更换住处,通联靠暗号与口信维系。张志忠负责组织武装线,运送情报、联络同志。他用化名、假证出入各地,带着信件穿过封锁线,也被秘密监视的视线紧追不放。 1946年,形势收紧。台湾省工委几次遭破坏,线人被捕、组织受创。张志忠被任命为副书记兼武装部长。任务更重,危险更近。那段时间,他常在夜里伏案写信,用特制密码纸抄录机密。白天走访基层党员,夜里研究无线电。电台开播的那一刻,信号从嘉义传向台北,从台北转向厦门。短短几秒,整个组织的命脉悬在电波里。 1949年冬,地下活动被全面收紧。岛上出现大规模抓捕,保密局指令层层下达。谷正文所在的情报组接手此案,目标是摧毁中共台湾省工委。几周内,十余人落网。张志忠被列为“重点对象”,照片被贴上机密档案封皮。逮捕行动在深夜展开,特务闯入宿舍,他被推倒在地、押上军车。一路上他未发一声,头微微抬起,看着窗外漆黑的街灯。 审讯持续数月。档案显示,他面对多轮审问,未供出任何组织线索。保密局用尽手段,档案员记录一句评语:“态度顽固,抗拒审讯。”谷正文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下:“张志忠不同,他不求饶、不沉默,他会用事实辩驳,甚至反过来质问我们,像一块石头。” 1954年3月16日,台北马场町刑场执行命令下达。那天早晨,天微亮,地面潮湿。狱方安排拍照留存,称为“处决前记录照”。相机咔嚓一声,画面定格:张志忠站立,神情平静,嘴角微抿。警卫在后方持枪注视。没有哭喊、没有挣扎,照片中只剩下他的目光——冷静、坚定、像在看向更远的地方。 枪声响起,文件盖章,尸体被迅速移走。狱方留下那张照片和执行记录。马场町的泥地被血浸湿,随即被冲刷干净。那一天结束后,档案封存。没人提起,没人敢提。 多年以后,白色恐怖的阴影被一点点揭开。学者在档案馆找到那张罕见的留影。照片泛黄,边角磨损,人物依旧挺立。文件注释简单:“匪嫌张志忠,男,嘉义人,省工委要员,执行死刑。”没有更多文字。 谷正文晚年在回忆录《白色恐怖秘密档案》中提到张志忠:“我佩服过的对手不多,张志忠算一个。他知道自己必死,却不退。他不是怯懦的人。”这段文字后被台湾媒体引用,成为后人了解两人交集的唯一线索。一个是执法者,一个是被捕者,命运在那一刻交错,留下复杂的历史印记。 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学界开始整理白色恐怖案件,马场町刑场重新纳入研究范畴。历史学者发现,那里埋葬的多是政治案件死者,从知识分子到工会成员,张志忠的案卷被列入重点复查。1998年,大陆方面将张志忠追认为革命烈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革命烈士名录》。他的名字出现在纪念碑上,与无数同道并列。 台北的马场町后来被改建为公园。草坪整齐,风声温和。每年清明,有人会在碑前献花。碑面刻着“台湾省工委”几个字,游客或许不认识那些名字,但总会停下脚步。偶尔,有人提起那张老照片——那是见证,一个冷峻的身影、一段被封存的历史。 张志忠的家人辗转大陆,迟到的消息让他们沉默良久。亲属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没有墓,只剩那张照片。”那张照片被多次转载,成为研究白色恐怖时期的重要图像。画面没有血腥,也没有煽情,却能让人读出决绝。 谷正文的那句评价,也成了意外的注脚。一个在特务系统里掌权的人,对对手仍留敬意。对立的两方,都被历史卷入同一个漩涡。有人背负命令,有人背负信念。时代不讲情面,只留下档案和沉默。 翻开那页档案,名字、编号、出生地一一排列。张志忠的名字在中间,后面写着:“抗拒审讯,顽强不屈。”一行字,足以说明他的立场,也解释谷正文的那句“佩服”。一个人用生命捍卫信念,另一个人用文字记下敬意。 马场町的风依旧吹过,新建的纪念碑旁,松树高耸。人们来来往往,有人驻足拍照,有人轻声念名字。历史的尘埃再厚,也掩不住一个人的姿态。那张留影、那次枪声、那段记忆,成为一段不容忽视的历史注脚。

0 阅读:29
浩哥爱讲史

浩哥爱讲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