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美国欠中国的“欠条”,说白了就是中国手里持有的美国国债,这可不是私人之间的借条,是美国政府向全球借钱时发的“官方凭证”。 但这些年美国早把债台堆到了天上,2024年底国债总额都飙到36万亿美元了,比全年GDP还高,每年光付利息就得几千亿美元,根本没能力还本,全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拆东墙补西墙”过日子,中国真要逼它还钱,它除了变卖国家资产压根拿不出钱,可那些联邦土地、空置建筑要么卖不动,要么一卖就砸了市场,等于明说“还不起”。 中国当然不会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从2023年就开始陆续减持美国国债,卖掉的2000多亿美元,其实就是把手里的“欠条”转卖给了其他有需求的国家—这些接盘的国家往往本身就欠着美国的钱,比如阿根廷、肯尼亚这类被美元债务压得喘不过气的国家。 关键的是,这些国家买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时,没用美元,而是用的人民币,这步操作才是真的戳中了美元霸权的痛处。 就说阿根廷吧,它欠着美国主导的IMF一大笔美元债务,到期时手里连美元影子都没有,急得团团转。中国正好在减持美债,阿根廷就找上门来,通过之前和中国签的货币互换协议拿到一笔人民币,直接用这钱从中国手里买了对应的美国国债。 接着阿根廷拿着这些“美国欠条”去找IMF和美国交涉,相当于告诉他们:“你们欠我的债主(中国)的钱,我手里有凭证,直接抵掉我欠你们的钱就行”。 虽然表面上是还IMF的债,但本质就是用人民币买“美国欠条”抵消对美相关债务,这操作比硬凑美元轻松多了,还省了被美元加息割韭菜的损失。 还有肯尼亚,之前欠中国的铁路贷款是美元计价的,美国一加息,利息蹭蹭涨,肯尼亚根本扛不住,后来就跟中国商量,把美元债务换成人民币债务,每年光利息就省下2.15亿美元。 现在这种思路也用到了对美债务上,要是手里欠美国钱,又拿不出美元,就找中国买美债,用人民币结算,再去抵消债务,既绕开了美元的限制,还能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 这些国家心里门儿清,中国是全球最大贸易伙伴,用人民币买“美国欠条”不光能抵债,以后跟中国做买卖还能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一举两得。 这种操作能成,核心是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够硬,美国国债毕竟还是全球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之一,只要美国还没彻底破产,这“欠条”就有兑现的可能,其他国家接盘也放心。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越来越靠谱了,以前大家都得换美元办事,现在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都从1.5%涨到3.2%了,增速比坐火箭还快,加上中国能拿稀土、锂矿这些硬资源做背书,比如阿根廷就用锂矿当“抵押”,万一还不上人民币,多出口点锂矿就行,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好需要,这种“资源+人民币+美债”的三角闭环,比单纯用美元还债稳多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事儿把美国的虚弱露得底朝天。以前美国总靠美元霸权逼着各国用美元还债,自己却能随便印钱借钱,现在中国把“欠条”用人民币转卖,等于绕开了美元结算,让其他国家发现“原来不看美国脸色也能清债”。 美国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急,因为这动摇了美元的根基——要是大家都学着用人民币买美债、抵美债,美元的主导地位就会慢慢被侵蚀。 可美国还没法反对,毕竟自己欠着一屁股债,真把中国惹急了大量抛售美债,它的债务体系先崩。 说到底,这不是简单的“三角债”清理,美国欠的债越多,手里的“欠条”就越不值钱,而中国通过人民币结算转卖“欠条”,既降低了自己的风险,又让人民币成了各国的“避风港”。 阿根廷、肯尼亚的案例只是开始,现在巴西、俄罗斯这些资源大国都在跟着学,以后用人民币买“美国欠条”抵美债的国家只会越来越多,美国再想靠借钱充老大,可没那么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