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这就是虔诚,金正恩单膝跪地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75周年,此墓乃毛岸英烈士之冢 1950 年的那个秋天,鸭绿江畔响起了志愿军出征的号角。19 岁的毛岸英瞒着家人,悄悄递交了参战申请,成为志愿军序列里第一名 “志愿兵”。 谁也没想到,这位毛主席的长子,会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桧仓郡的这片陵园里,134 座烈士墓静静矗立,毛岸英烈士的墓碑就在其中,碑文上的字迹历经风雨,依然清晰可辨。 75 年后的纪念现场,中朝两国国歌先后奏响,旋律交织间满是岁月沉淀的厚重。当金正恩走到毛岸英烈士墓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 他缓缓单膝跪地,双手扶在墓碑一侧,目光凝重地凝视着烈士的名字,随后起身献上花篮。 这个单膝跪地的动作,在国际舆论场里炸开了锅。自上世纪50年代起,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于朝鲜便意义重大,多年来,朝鲜始终悉心呵护这片墓园,每年都会组织民众前来祭奠,以庄重的仪式缅怀志愿军烈士的不朽功绩。 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参谒并以如此庄重的方式致敬,更是把对志愿军烈士的缅怀、对中朝友谊的珍视摆到了全世界面前。 东北亚的地缘格局里,朝鲜的位置从来都不简单。北边和俄罗斯山水相连,东边直面日本的战略压力,南边与韩国隔三八线相望,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地区稳定的 “压舱石”。 而中朝之间的友谊,从来不是口头说说的外交辞令。当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用步枪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19.7 万名烈士把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朝鲜人民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份情谊,他们冒着炮火为志愿军送粮送药,用身体掩护志愿军伤员,这种并肩作战的信任,早已刻进两国人民的骨子里。 毛岸英烈士的牺牲,本身就是中朝友谊最动人的注脚。作为国家领袖的儿子,他本可以留在后方,却主动请缨奔赴最危险的战场。 他和普通战士一样,住坑道、吃炒面,在美军的空袭中不幸牺牲时,年仅 28 岁。金正恩对他的致敬,既是对一位烈士的缅怀,更是对 “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 精神的认同,对中朝共同历史的尊重。 这些年,朝鲜在外交上始终保持着独立姿态,但对中朝传统友谊的坚守从未动摇。从每年按时纪念志愿军入朝,到维护烈士陵园的一草一木,再到这次金正恩的亲自参谒,都在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中朝友谊是经过战火考验的 “铁杆情谊”,不会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而褪色。 对中国而言,这份友谊也同样珍贵,它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石。 看着金正恩单膝跪地的画面,很多经历过抗美援朝年代的老人红了眼眶。他们说,当年的牺牲没有白费,志愿军的血没有白流,朝鲜人民还记得我们。而年轻一代也通过这个画面,更深刻地理解了 “唇亡齿寒” 的道理,明白了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说到底,这一跪,跪的是牺牲的烈士,敬的是并肩的情谊,稳的是地区的和平。中朝两国用 75 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友谊不是一时的利益捆绑,而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岁月里的彼此铭记。 这份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成为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要信源:直新闻——现场画面|金正恩参谒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单膝跪地向英雄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