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建议好暖人心! 高志凯教授建议,统一后要在台北选择一些大街,任命一条为吴

霁雾阙任 2025-10-27 13:22:10

这个建议好暖人心! 高志凯教授建议,统一后要在台北选择一些大街,任命一条为吴石将军大道,一条陈宝仓将军大道,一条朱枫大道,一条聂曦大道,同时要以他们的名字铸造铜像。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世代子孙永远记住这几位伟大的烈士,另一个是让全世界知道只有一个中国。     1950年6月10日,台湾马场町响起枪声,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吴石当时已经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但他早就看清了国民党的腐败,为大陆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核心情报。     渡江战役前,他画的江防部署图,精确到团级,为后方作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朱枫负责大陆与台湾的联络工作,身份暴露后,为了保护组织,咬碎金链自尽。     陈宝仓在抗战中身负重伤,后来以兵站总监身份搜集情报,临刑前依然镇定自若。     聂曦年轻,是副官,他昂首挺胸到最后一刻,没有向敌人低头。     吴石在行刑前写下“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的绝笔,字里行间都是对民族统一的执着。     周恩来总理弥留之际还特意嘱托:“不要忘记台湾的老朋友。”     这些烈士守护的,从来不是单方面利益,而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根。     可在台湾历史书里,这些名字几乎被抹掉,反而有些势力在刻意篡改历史。     高志凯的提议,就是让这些被遗忘的英雄,重新回到宝岛的土地上。     有人可能会说,“改名立像不过是形式主义”,可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就懂:北京有张自忠路、哈尔滨有一曼街、和田有“问勇路”,这些路名不是冷冰冰的符号。     当行人走过,当孩子问起这些名字的来历,故事就传下去了,家国情怀也扎下根。     等台北有了吴石大道,路过的人会知道,70多年前有位将军在这里为统一拼命。     朱枫大道的铜像前,后人会听说一位女性为情报线付出生命。     这不是刻意纪念,而是应有的尊重,尊重曾为这片土地流过血的人,也尊重两岸同根同源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这对“台独”谎言也是有力回应。     外部势力和“台独”分子常说统一是侵略,但当台北街头矗立着为统一牺牲的烈士铜像,当大道名字诉说两岸共抗分裂的历史,这些谎言自会破产。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确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些英烈的故事,是最活的证据,告诉世界:两岸统一不是讨论题,而是中华民族必须完成的使命。     和岛内一些“改名闹剧”比,高志凯的提议才真正有意义。     之前台湾有的地方改“中正路”,被网友骂“浪费资源、搞意识形态”,那是政治炒作。     而以英烈命名大道,是为了还原历史、凝聚人心,让每一寸土地都记得:是谁曾为它的安宁拼过命。     这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补上历史空白。     那些牺牲在台湾的英雄,有的连遗骨都没找到,有的只剩代号。     等统一那天,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台北繁华街道,铜像沐浴在两岸的阳光下,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你们当年的期盼实现了,你们守护的山河团圆了。”     高志凯说:“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那些烈士一定会荣耀的回到台湾。”这话里包含了亿万中华儿女的期盼。     等吴石大道车水马龙,朱枫铜像前有人献花,那些英烈的忠魂就真的回家了。     而每一个走在这些大道上的人都会明白:英雄不朽,统一必成,这是历史的潮流,任何人都挡不住。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高志凯世界

0 阅读:0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