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会抬杠,但这就是赤裸裸的事实! 2020年,保时捷赚了42亿欧元 2021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2025-10-27 01:33:51

或许你会抬杠,但这就是赤裸裸的事实! 2020年,保时捷赚了42亿欧元 2021年,保时捷赚了53亿欧元 2022年,保时捷赚了68亿欧元 2023年,保时捷赚了73亿欧元 2024年,保时捷赚了56亿欧元 2025年1-9月,保时捷利润仅4000万欧元,同比下降99%。 保时捷前三季度销售利润同比下降99% 2023年,保时捷全球销量高达32万辆,盈利73亿元,双双达到了巅峰。最近两年保时捷销量开始下滑,而利润也开始大幅度缩水,主要原因有3点。 1:中国市场各大车型价格下降再加上销量缩水,盈利暴跌。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为3.22万辆,预计今年将跌到5万以下,要知道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销量接近10万辆,而且不少车型也开始降价冲销量,在中国销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小米 蔚来 问界 仰望等豪华新势力品牌的崛起。 2:美国关税提高,美国是保时捷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因为今年美国提高关税,前三季度至少损失5亿欧元。 3:保时捷转型不太顺利,纯电车型不仅销量没上来而且盈利空间很小体验感远不如中国豪华纯电车。 最近保时捷的总裁也换了,也叫停激进电动化,开始延长多款燃油和混动车型市场生命周期,并终止电池自产计划,这些措施能否有效,目前还不清楚。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保时捷以前靠燃油车赚得盆满钵满,但电动化转型真的是一条硬骨头。纯电车型销量低,本身盈利能力就有限,再加上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抢了风头,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保时捷的优势就慢慢被蚕食掉。更让人无奈的是,美国关税提高这件事根本不是它能掌控的,这意味着保时捷在全球最赚钱市场的利润直接被砍掉好几亿,伤口很大。 而且,这里面还藏着一个深层次问题:保时捷对电动车市场的预判可能有点过乐观。中国的豪华纯电市场成长速度快得让人喘不过气,小米、蔚来、问界这些新势力不但价格亲民,而且在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做得更贴合年轻消费者口味。对比之下,保时捷的电动车虽然有品牌光环,但体验感跟不上,价格又偏高,导致销量自然上不去,利润空间更是捉襟见肘。 总裁换人、叫停激进电动化、延长燃油车生命周期、终止电池自产,这些动作看起来像是在“稳住阵脚”,但背后反映的是战略的摇摆。市场在变化,竞争在加速,保时捷如果一直走“稳扎稳打”的老路,可能会错过未来的电动化红利窗口。短期内用老方法维持利润无可厚非,但长期来看,谁能在电动车市场中真正找到定位,谁才能占据未来的高地。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保时捷的品牌溢价也在考验中。以前大家买保时捷不仅是为了车本身,更是为了身份象征。可随着更多新兴品牌提供更高性价比和科技感,年轻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传统豪华品牌的溢价空间在缩小。如果不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出创新,只靠“历史光环”支撑,很难继续保持过去的盈利水平。 保时捷的问题其实是全球豪华车电动化困境的缩影:燃油车利润高、销量稳,但未来不可能永远靠老本吃饭;纯电车潜力大、市场趋势明朗,但盈利模式还没完全摸透。保时捷的选择是折中,延长燃油车生命周期、缓慢推进电动化,但这种策略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保时捷 保时捷驾驶感受 保时捷销量危机 保时捷试驾感受 保时捷2024 保时捷车标 保时捷大溃败 保时捷纠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5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