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10月21日报道:“闻泰收购安世后,未押注荷兰,而是派专家拆解产线、迁产

承影简史 2025-10-26 21:00:08

德国媒体10月21日报道:“闻泰收购安世后,未押注荷兰,而是派专家拆解产线、迁产能回中国,此举堪有谋略,荷兰试图以断系统权限、停工资施压,却漏算闻泰早搭备用系统、换国内供应链,中国基地反超研发,推出国产SiC模块,还断荷兰研发资金,最终让欧盟车企承压!” 2019年闻泰砸了300亿把荷兰安世半导体买下来的时候,好多人都盯着账算溢价高不高,没人想到他们早把后面的风险全算透了。 一般企业收购外国公司,都想着省事沿用海外产能,闻泰偏不,交割完立马派了20个技术专家直奔荷兰工厂,根本不是去“取经”的,就是拿着图纸把人家60年的产线细节、设备参数全摸了个底,连生产线怎么摆的都测明白了。 紧接着就砸钱在东莞、淮安建超级工厂,当时还有人笑他们自找苦吃,现在看这步棋走得太对了,这哪是收购啊,分明是提前给自己铺好后路。 到去年底,安世全球72%的产能全在中国,光东莞一个基地就扛了一半的活儿,一年能造500亿颗元件,是荷兰工厂的4倍还多。 更关键的是,闻泰早就把供应链换成国内的了,以前依赖欧洲的封测伙伴,后来全转成长电科技,连磁芯、塑封料这些小辅料都换成宁波、江苏的国产货,关键辅料国产化率都到91%了,还提前囤了3个月的货。 备用IT系统也早搭好了,核心数据和运营架构随时能切换,这准备工作做得太足了。 果然,2025年荷兰翻脸了,跟着美国的节奏来卡脖子,一会儿说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安世,一会儿冻结海外资产,还让法院暂停中方CEO的职务,甚至想断国内员工的工资、停系统权限施压,摆明了想逼着闻泰交权交技术。 可他们伸手一抓才发现,手里攥的就是个空壳总部,真正的生产核心早就在中国扎了根,这波操作简直是笑话。 荷兰没想到的是,闻泰不仅没慌,反而直接反制,他们断系统权限,国内备用系统立马顶上;想卡供应链,国内的厂子根本不受影响。 更狠的是,中国基地的研发早就反超了,在上海砸了20亿建的实验室不是白花钱,两年就突破了8英寸SiC衬底技术,良率比荷兰工厂还高7个百分点,现在蔚来车上用的国产SiC模块,性能跟荷兰产的没差别,闻泰自己还攒了1200多项专利。 以前荷兰研发团队40%的经费都靠中国基地供血,闻泰一断资金,那边直接停摆,这就是掌握主动权的底气。 荷兰这波操作直接坑惨了欧盟车企,安世的芯片是真刚需,不管是大众、宝马、奔驰这些豪车品牌,还是普通车企,电动车窗、刹车助力这些关键部位都得用它的芯片,安世60%的收入都来自汽车行业。 中国一搞出口管制,不让国内产能往欧洲供,欧洲车企立马慌了,库存里的芯片只剩3周安全量,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警告,再折腾几周整车线就得停摆,20万人可能要失业。 大众CEO都亲自飞荷兰找首相施压,说再不解决工厂就要全面停产。 压力全倒回荷兰那边了,之前还喊着“欧洲技术必须留在欧洲”,没过几天就改口说要找中国朋友坐下来谈,荷兰经济大臣主动给中国商务部打电话求沟通,欧盟也赶紧表态愿意帮忙协调。 这前后反差太明显了,说白了就是自己作的,以为卡中国企业的脖子能占便宜,没想到核心产能和供应链都在中国手里,最后反而把自己盟友坑了。 这事儿真不是偶然,闻泰赢就赢在没算短期账,早看清了地缘风险,知道芯片这东西,产地比牌子重要多了。 欧洲的技术要拿,但中国制造的优势更得守,把核心产能和研发都攥在自己手里,别人再想卡脖子根本没用。 现在安世快一半的销售额都来自中国,欧洲还得靠中国产能供血,这互相依存的格局都是闻泰一步步铺出来的。 以前总有人说中国企业玩不转跨国并购,现在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闻泰用300亿证明了,面对技术封锁,被动挨打没用,提前布局、把核心抓在手里才是最硬的底气。 荷兰和欧盟现在的被动,就是因为误判了形势,以为还能像以前一样随便卡中国的脖子,殊不知中国企业早就不是当年只能被动接招的样子了,现在咱们也能掌关键、控主动,这才是真的厉害。

0 阅读:259

评论列表

倪志

倪志

1
2025-10-26 21:21

别替荷兰人洗白,什么叫卡,是明抢,强盗行为

猜你喜欢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