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万人抢3.8万岗,年龄放宽反成“中年战场”,谁在悄悄被筛掉? 国考报名刚结束,数字一出来就挺吓人,三百五十一万五千人报名,比去年多出二十六万,可招的人才三万八千多,还比去年少了一千六百个,算下来差不多九十三个人里才有一个能上岸,有人说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现在是百人争一席,从二〇二一年到现在,报名的人翻了两倍多,岗位却没怎么增加,越考越难。 今年有个大变化,年龄限制松了,以前35岁是硬杠子,现在普通岗位放宽到38岁,硕士博士还能报到43岁,这不是随便改的,里头有讲究,专家说40岁进去还能干二十年,正好靠经验补上专业上的短板,很多人不是应届生,是干过几年职场的,想换个稳当的饭碗,公务员队伍不再只挑年轻人,也开始收半路转行的人。 热门岗位也变了,以前那种万人抢一个岗的情况少了,今年最火的是云南瑞丽一个遣返中心的岗位,只要女性、应届生、教育学专业,报名的有七千五百多人,税务系统还是最多,光广东税务局就招了几十万人,基层岗位占了七成多,大家更愿意去县乡干活,不非要死磕大城市,专业要求也越来越细,不是说文科就行,得是具体哪个专业才行。 但另一边还有八十九个岗位没人报,这些岗位大多在海关、边检、海事局这些地方,有的要特定专业,比如缉私技术、空港检疫,有的限性别,有的得有基层经验,有的地方太偏,不是没人想考,是符合条件的人太少,系统不是在找分数高的人,是在找刚好对口的人,这种筛选机制把很多人挡在门外,哪怕你分数再高也没用。 经济不好,找工作难,国考就成了不少人最后的指望,它不只是个考试,更像是大家压住心里那口气的法子,很多年轻人觉得,进体制内至少能混口安稳饭吃,地方政府也看在眼里,有的地方已经开始琢磨,要不要把年龄门槛松一松,岗位设计也不一样了,以前是啥人都招,现在是缺啥补啥,医保、残联、税务这些跟老百姓日子直接相关的岗位,反而抢得厉害,说明政府也在慢慢往基层、往实际需求上靠。 有个细节大家容易漏掉,就是性别限制,像瑞丽那个岗位,明明白白写着限女性,这不是歧视,是真有用,比如搜身,或者跟未成年人打交道,女同志干起来更顺手,全国不少执法岗位都是这么定的,男女分开招,图的就是干活方便,不是故意分你我,是看事情本身该咋办才这么安排。 有人觉得国考越来越难考,其实它也在变,从比谁分数高,变成看谁更合适,从只招年轻人,变成也看重有经验的人,从到处撒网,变成挑着人招,三百五十万人里,有人图个稳定,有人找专业对口的活,也有人是被日子逼着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最后能上岸的,往往是那个刚好能搭上茬的人。国考岗位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