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再选择心善!” 10月25日凌晨的基辅,凌晨3点50分空袭警报划破夜空,紧接着就是接连不断的巨响,俄军的导弹来了。 这次轰炸最扎眼的地方,是俄军亮出了压箱底的新式武器:伊斯坎德尔-1000弹道导弹。 这枚导弹是从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亚尔试验场发射的,要知道这个试验场到乌克兰实控线的距离超过600公里,而伊斯坎德尔-1000的射程能达到1000公里,完全是“游刃有余”的打击范围。 导弹精准命中了基辅的关键目标:无线电厂被炸得只剩残骸,6号热电厂更是燃起熊熊大火,从现场画面看,基本算是彻底报废了。 连锁反应很快出现:旁边的第五热电厂和特里皮利亚火电厂也被波及起火,基辅全城直接断电。 乌克兰当局本来想搞临时供电救急,结果刚准备好就又遭打击,彻底成了泡影。 截至当天晚上,基辅已确认2人死亡、13人受伤,幼儿园和多栋建筑都成了危楼。 为啥俄军这次出手这么狠?这枚伊斯坎德尔-1000的亮相,其实藏着普京的明确态度。 首先,这是对西方援助的“精准反制”。 大家都知道北约一直在给乌克兰送防空导弹,但伊斯坎德尔-1000可不是吃素的,它能机动变轨,还带着诱饵干扰,乌军这次只拦截了4枚来袭导弹,根本拦不住这种新式武器。 说白了,俄军就是要用实力证明:就算你有千枚防空弹,在我的新导弹面前也没用。 其次,打击能源设施是“掐七寸”的战术。 现在乌克兰眼看就要入冬,6号热电厂这种关键设施被炸毁,意味着基辅人这个冬天可能要在黑暗和寒冷中度过。 俄军这招够狠,但也够准,之前打军事目标效果有限,现在直击民生根本,就是要动摇乌克兰的抵抗意志。 想想看,连地铁、自来水都停了,社会能不混乱吗? 最关键的是,这是普京“忍够了”的信号。 有人说他“不再心善”,其实不是突然变脸。 伊斯坎德尔-1000从研制到量产花了好几年,现在拿出来用,就是因为西方持续拱火让俄罗斯没了退路。 之前俄军还会提前警示平民,这次直接精准打击要害,显然是不想再留余地了。 说到底,伊斯坎德尔 - 1000所炸毁的岂止一座电厂?它像一把无情的大锤,毫不留情地击碎了乌克兰民众心中那缕微弱却弥足珍贵的过冬希望。 当导弹的火光映亮基辅的夜空,最难受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要面对的是没暖气的寒冬,是停摆的生活。 普京的“强硬”背后,是俄乌冲突的死结;而乌克兰的困境里,藏着西方援助的无力。 接下来俄军会不会继续升级打击?北约又能拿出什么新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