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女战士被日军堵在洞内,鬼子打算在洞口放火,用烟熏她出来,几分钟之后,爬出来的女战士的举动,却让鬼子傻了眼……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6月2日,太行山庄子岭的山谷里硝烟弥漫,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大扫荡,一百多个鬼子和伪军把山岭围得水泄不通。 就在这天,一个30岁的湖南女人被堵在了山洞里,而这一天,恰好是她的生日。 洞口外,鬼子正在往洞口堆柴草,他们打算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把里面的八路军熏出来,随着火把点燃,浓烟开始往洞里灌。 按照鬼子的经验,被困的人很快就会受不了烟熏,乖乖爬出来投降,毕竟是个女人,应该更扛不住。 可他们不知道,洞里这个女人叫黄君珏,她的经历足够写成一部传奇。 十五年前,她还是个15岁的少女,在长沙亲眼目睹了马日事变的血腥,那些进步人士被屠杀的场景深深刺痛了她,也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 于是她加入了共青团,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后来她考进复旦大学经济系,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高学历女性。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她带着同学一次次往南京跑,找国民党政府要说法,逼着他们出兵抗日,那时候她就显露出了不怕事的性格,敢跟当局硬碰硬。 1933年,她开始做更危险的工作,进入远东情报局搞秘密情报,她利用父亲在财政部工作的关系,搞到了国民党“剿共”的军费开支、特务名单这些核心机密,一点点传递给组织。 1935年情报局出事,她为了掩护同志,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结果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抓捕,判了七年牢,在监狱里她受尽折磨,背上被烙铁烫出伤疤,却没吐露半个字。 全面抗战爆发后她才被释放,出狱后没有选择休养,而是直接奔赴太行山,成了八路军总部的秘书,既管机密文件,又搞宣传工作,这些经历,让她早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洞里的烟越来越浓,呛得人睁不开眼,她摸了摸腰间的手枪,只剩三发子弹,身边还有两个年轻的女同事,其中一个才16岁,是个译电员。 黄君珏把湿布递给她们,自己用青苔捂住口鼻,她心里算得很清楚,文件已经被其他同志带走了,现在就算死在这里,也不算白牺牲。 外面的鬼子还在喊话,让她们出来投降,火势越来越大,洞里的温度直线上升,就在鬼子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一个身影突然从火光中冲了出来。 黄君珏手里握着枪,眼神冷静得可怕,她没有举手投降,而是抬手就开枪。 第一枪,打中了离她最近的鬼子军官,第二枪,又放倒了另一个端枪的鬼子,三发子弹用完了两发,她把最后一发留给了自己,但在扣动扳机之前,她做了另一个选择。 她转身朝悬崖边跑去,子弹从耳边飞过,打焦了她的头发,鬼子在后面喊着要抓活的,可她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到了崖边,她回头看了一眼太行山,这里她待了两年,见过春天的桃花,吃过秋天的野果,和战友唱过歌,她深吸一口气,纵身跳了下去。 鬼子冲到崖边,傻眼了,他们想不通,一个看起来文弱的女人,怎么会选择这样决绝的方式,他们更不知道,这个女人在跳崖前的最后一刻,想的不是自己三个月大的孩子,而是绝不能让敌人得逞。 几天后,战友在崖底找到了她的遗体,她手里还握着那支钢笔,笔记本上写着一句话:“笔与枪同等重要,墨水与血都是为民族而流,” 黄君珏用三十年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中国人的骨气,从进步学生到地下情报员,从狱中囚犯到抗日战士,她的每一个身份都在为民族解放贡献力量。 最后这一跳,不只是她个人的选择,更是那个年代无数中国人宁死不屈精神的缩影。 那些为国家牺牲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不是因为他们多么伟大,而是因为他们本可以选择安稳,却选择了牺牲,这种选择的重量,不该被时间冲淡。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党史中的巾帼力量 (四十四):喋血太行的战地黄花 —— 黄君珏——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