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德国总理默茨在10月23日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言辞恳切:“断供安世芯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26 00:53:43

快讯,快讯! 德国总理默茨在10月23日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言辞恳切:“断供安世芯片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这一强硬表态,既道出了德国对产业链安全的焦虑,更暴露了欧盟内部在地缘博弈中的分歧与挣扎。 默茨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早在10月10日就收到安世半导体的通知,称无法完全确保汽车供应链的芯片供应。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的库存只能撑三周,宝马的新能源生产线已经停摆,奔驰紧急成立专项小组盯着供应商。更夸张的是,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杜登霍夫说,安世芯片对德国汽车业的重要性,就像北溪管道对化工行业一样。现在安世东莞工厂限制出货,搞“上四休三”,荷兰那边又冻结资产,德国车企真是两头受气。 要说这事的源头,还得从荷兰政府的骚操作说起。9月30日,荷兰突然援引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暂停中国籍CEO职务,还强行任命外籍董事接管投票权。说是为了国家安全,可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荷兰NOS广播公司报道,美国曾与荷兰外交部接触,明确要求“替换”安世的中国领导层。结果荷兰这一搅和,德国车企先倒霉了。特斯拉奥斯汀工厂每辆Model Y的零件成本涨了8000多美元,通用汽车每年净利润要少30亿美元,电动皮卡生产线都得停摆。 默茨这时候跳出来表态,也是被逼急了。他领导的基民盟本来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想重振德国制造业,可现在汽车产业被芯片卡脖子,哪还顾得上什么“去风险”战略。德国经济部不得不和车企、供应商开电话会议,商量怎么解决危机。更讽刺的是,安世半导体能有今天,全靠中国资本的支持。2017年从恩智普拆分出来时,安世还背着一屁股债,全球排名进不了前十。2019年闻泰科技砸下330多亿人民币收购,帮它还债、建工厂、升级技术,才让它在2024年跃居全球功率半导体第三,车规级芯片市占率稳居第二。现在荷兰说抢就抢,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欧盟内部对这事也是意见不一。法国雷诺成立了专项监测小组,一边和供应商沟通,一边找替代方案;意大利菲亚特克莱斯勒则在观望,看看能不能从这场危机中捞点好处。更搞笑的是,欧盟一边敦促中国不要扩大问题,一边又想让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他们可能忘了,ASML的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稀土,要是中国真收紧管制,ASML的生产线都得完蛋。默茨在峰会上提到的“反胁迫”机制,不过是虚张声势,欧盟真要启用这招,经济反噬肯定比冲击中国先到。 最冤的还是安世半导体的员工。东莞工厂的工程师们本来在加班加点生产,突然就被要求“上四休三”,收入直接少了三分之一。荷兰总部的员工更惨,管理层全被罢免,每天上班都不知道自己明天还能不能保住饭碗。闻泰科技虽然说要“独立自救”,拉通国内供应链,可技术转移、客户认证都需要时间,短期内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安世半导体在德国汉堡投资2亿美元建的GaN、SiC产线,预计2025年底才能通线,远水解不了近渴。 默茨的表态,说白了就是欧洲产业链脆弱性的缩影。这些年欧盟天天喊“战略自主”,可关键领域还是离不开中国。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不仅用在汽车上,还广泛应用于咖啡机、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要是真断供,欧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得受影响。更可笑的是,美国一边施压荷兰抢安世,一边自己的车企也遭殃。通用汽车CEO吉姆·法利骂这政策是“毁灭性的”,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AI)警告,再不解救安世,美国工厂下个月就得停产。 这场芯片风波,本质上是中美博弈的缩影。美国想通过控制关键技术卡住中国脖子,可没想到先把盟友坑了。默茨的“不可接受”,既是对荷兰的不满,也是对美国的无声抗议。但在大国博弈中,欧洲早已失去了主动权。德国车企的困境,不过是全球化退潮后,欧洲产业空心化的一个注脚。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