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8岁女孩被人贩子卖给了放羊的人,新婚夜,女孩害怕的蜷缩在角落。不料,新郎竟说:“给我200元,你就走吧”,女孩震惊抬起头看着他。 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她,过得怎么样了呢? 郜艳敏1976年出生在河南襄城县一个穷山沟里,那时候农村日子苦,家里几口人挤在土坯房,父母下地干活就指望那点收成。她读完初中,没钱继续上学,就在家帮着干农活,挑水砍柴啥都来。村里姑娘多半早早嫁人,她也想着出去闯荡,听说城里工厂招工,能每月拿几十块工资寄回家。端午前,她在石家庄火车站买票回家时,碰上两个女人说有好活儿,许诺包吃包住。她信了,跟上去,结果车子开到偏僻地方,人贩子露了真面目,把她关黑屋子里,饿几天就转手卖。那些人贩子专干这行,专挑年轻姑娘下手,一路转卖三次,最后以2700块的价格甩给河北曲阳下岸村一个60岁老汉。那老汉家穷得叮当响,全靠放羊过活,儿子30多岁还没媳妇,就花这钱买人。郜艳敏到村那天,手腕被绳子勒出血,身上那50块藏的零花钱也搭进去,换来的是铁门一锁,从此进退不得。 下岸村藏在太行山里头,交通闭塞,400多口人里头买来的媳妇就有30多个,当地人管这叫合理不合法的买卖。郜艳敏被推进屋,就跟进了牢笼。她试过几次逃跑,第一次拿着那200块钱摸黑上路,脚底磨破也没走远,就被村民抓回。那些村民巡逻得严,山路弯弯绕绕,她跑不掉。抓回后,老汉儿子没再提放她走的事,她被迫留下,婚后很快就怀上孩子。村里条件差,吃喝拉撒全靠自给自足,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学着适应。生下女儿后,日子更紧巴,羊倌上山放羊,她在家带娃,冬天冻手冻脚,夏天蚊虫叮咬。村小缺老师,她初中文化,识字会算,就开始代课。起初是帮着教几个娃认字,后来固定下来。教育局批了点补贴,但那点钱勉强够油盐酱醋。她教书不是为啥大道理,就图个安稳,让孩子上学别像她一样出门就出事。村里其他买媳妇的也多半这样,咬牙忍着过。 郜艳敏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熬,2005年一个摄影师进村拍素材,录下她上课的视频传上网。视频里她拿着粉笔写字,声音稳稳的,没提自己被拐的事。没想到这视频火了,网友一看,这老师背景这么惨,还这么敬业,顿时刷屏。2007年,她被评为最美乡村女教师,还进了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媒体蜂拥而至,采访她时她总说自己运气好,遇上好人。但好人指谁?那买她的老汉?还是村里人没赶她走?其实她心里门儿清,这事曝光后麻烦才开始。教育局觉得她给地方抹黑,想取消下岸村教学点,让娃们走几公里山路去外村上学。村民也炸锅,有人说她爱出风头,搞臭了村子名声。买媳妇这事在当地不是秘密,但捅出去就成丑闻。郜艳敏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她求着局里别停课,就为那几个娃能念书。最终教学点保住了,她继续干,但工资没涨,日子照旧紧。 成名后,郜艳敏寻了亲,回河南老家见母亲。母亲认出她,两人抱头哭,但其他亲戚冷眼旁观,说她带累了家族名声。她试着融入,帮着干家务,带女儿见堂兄妹,可总觉得格格不入。村里人议论她花钱大手大脚,亲戚间闲话伤人。她住了几次,就打包回河北。回下岸村后,她没抱怨,继续教书。女儿长大上学,她省吃俭用供着。村里变化慢,路还是羊肠小道,但手机进村了,她偶尔看看新闻。2015年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上映,又把她的事翻出来,村民不乐意,说电影添油加醋,泪点不对劲。郜艳敏低调过日子,不爱张扬。她知道,被拐这事不是她一个人的锅,是那时候社会乱象,拐卖链条长,公安破案难。20多年过去,她从18岁姑娘变成近50岁女人,头发白了些,眼神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