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刚当首相,就一口气做出3个指令,全都涉及中方安全!
据共同社的报道,高市已协调在当选首相后立即指示讨论修改三份安保相关文件。这三份文件被视为日本安保政策的顶层设计,修改它们意味着日本军事策略根本性调整。高市早苗的修改计划包含三个核心内容:提高防务费占比、扩大武器出口、探讨引进核潜艇。
第一件事,军费要继续加码。大家可能还记得,日本之前给自己定过一个目标:到2027财年,把军费开支提升到占GDP的2%。
这个比例什么概念?2023年日本GDP大约是4.23万亿美元,2%就是846亿美元。但高市早苗现在说了,这个数还不够,得再往上涨。
钱从哪儿来?她明确考虑通过加税来筹措,包括提高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还有烟草税。
光是2023年,日本防卫预算就已经达到约6.8万亿日元(约合47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现在还要追加,说明日本军备扩张的步伐在加速。共同社的报道也指出,这次扩军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增强自卫队战斗力”,以应对所谓“西南方向的威胁”——这个方向指向谁,不言自明。
第二件事,松绑武器出口限制。日本长期以来对武器出口有严格限制,目前只允许在五种非战斗用途下出口防卫装备,比如用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后勤支援。但现在高市早苗准备推翻这套规则,要放开军事装备的对外销售。
重点对象是谁?菲律宾。
根据公开数据,过去五年里,日本已经向菲律宾提供了超过200亿日元的海上执法装备援助,包括巡逻艇和雷达系统。现在如果放开武器出口,意味着日本可以向菲律宾出售更先进的装备,比如反舰导弹、防空系统,甚至是无人机。这种举动,针对的是谁很明显了吧。
第三件事,讨论引进核潜艇。这个信号就更强烈了。日本目前的海上自卫队拥有22艘常规动力潜艇,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常规潜艇部队之一。但高市早苗现在提出要研究引进核动力潜艇,这意味着日本可能要突破“无核三原则”的长期约束。
核潜艇的优势在于续航力强、隐蔽性高,能在水下持续潜航数周甚至数月,非常适合在广阔的西太平洋执行长时间监视和封锁任务。一旦日本拥有核潜艇,将极大改变西太平洋的水下力量平衡,直接冲击中方的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