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答案是,几乎没可能,哪怕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25 12:59:11

[微风]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答案是,几乎没可能,哪怕是鹰击-21真的击中了美国航母,想一发就把它击沉,那也是做不到的…… 总有人在问,中国的导弹,到底能不能干沉美国的航母?这问题听着直接,但答案却藏在迷雾里。简单说,想靠一两发导弹就把那座海上钢铁城市送入海底,几乎不可能。 这背后,是一场矛与盾的极限拉扯。这边,“鹰击-21”这类“快递”,末端速度能飙到10马赫,还能在天上玩漂移,让人防不胜防。背后更有北斗系统和高空预警机全程“开导航”,确保使命必达。射程更是远达1500公里,专治各种不服。 然而,在事情的另一面,航母绝非徒有其表、任人拿捏之辈。它宛如海上的钢铁巨兽,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与威慑力。人家出门都是前呼后拥,组成一个严密的大网。最外圈有F-35战斗机在几百公里外巡逻,中间是“标准-3/6”之类的远程拦截弹,贴身还有“密集阵”、“海拉姆”这样的“终极保镖”。 就算有漏网之鱼,航母本身也硬得像块顽石。它内部有几千个独立的水密隔舱,结构异常坚固。航母自己还有应急分队,随时准备着灭火堵漏。 想把它打沉,得有多难?回溯历史,2005年美军以退役的“美国”号航母为实验对象。他们动用各类武器对其轮番轰炸,持续25天之久,这艘庞然大物方才缓缓沉入海底。再往前看,二战时的巨舰“大和”号,也是在挨了10枚鱼雷和24枚炸弹后才最终谢幕。 所以,思路得换换。现代战争,目标已经不是把对方物理毁灭,而是让它失去作用。航母看似坚不可摧,然而其战斗力的关键所在——那片平整如镜的飞行甲板,实则极为脆弱。它承载着战力输出,却也暴露着航母的软肋。 尼米兹级的甲板上铺着50毫米的凯夫拉装甲,听着厉害,但面对高速导弹还是不够看。一旦甲板被炸出个大洞,或者精密的弹射器(特别是福特级上那个还不太灵光的电磁弹射器)被毁,整个航母就等于废了。 舰载机飞不起来,也降不下去,这艘航母就成了“重伤退赛”的选手。就算它还能在海上漂着,也已经失去了威慑力。这就是“任务失效”,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了战略目的。 欲达成此目标,绝非仅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所能实现,而需依赖整个作战体系协同发力,如此方能取得预期成效。天上有彩虹-T4这样的高空无人机盯着,水下有潜艇悄悄靠近,歼-20这样的隐形战机负责撕开防线缺口,再加上电子战的干扰,最后才是多角度、多波次的饱和攻击。 这套组合拳的真正威力,其实在于它引而不发的状态。它彻底改变了游戏的规则。 一艘美国航母的建造费用高达130亿美元,而其整个航母战斗群的造价更是超过300亿美元。如此高昂的成本,彰显出航母战斗群在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与巨大价值。这种高昂的成本,让任何决策者在把它派往危险区域时都得掂量掂量。正是这种“让对方心里没底”的感觉,才让我们能“护住自己家门口的事”。 导弹的存在,迫使美军不得不调整部署,把航母撤到更远的安全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它不是用来打的,而是用来威慑的,是用来增加话语权的。自导弹先驱黄纬禄那辈人起,他们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付出,皆为今朝这一刻的辉煌,他们的奋斗与梦想,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当然,这根弦也绷得很紧。击沉一艘核动力航母,将触碰美国最敏感的神经,可能引发无法控制的冲突升级。这武器宛如一份终极保障,恰似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拥有它,是一种必要的准备;而永远无需动用它,则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殷切的祈愿。 这本质上是一场大国间科技、实力和意志的较量,胜负早已在刀光剑影之外见了分晓。 信息来源:“打水漂”“踩滑板” 我国高超声速导弹突防“以快制强”——2025-09-12 20:32·央视新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