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我们不愿再举办奥运会,2008年8月12日报道,在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外

小茹吖 2025-10-25 10:52:25

怪不得我们不愿再举办奥运会,2008年8月12日报道,在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外媒进行了猛烈抨击,反复挑毛病,让人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当年全世界都盯着开幕式上 2008 个缶敲出的震撼,都夸鸟巢水立方长得气派,可没多少人知道,从火炬传递到赛事落幕,咱们是顶着多大的舆论压力在硬撑,那份憋屈劲儿,过了这么多年想起来还心里发堵。 2008 年 4 月那趟奥运火炬全球传递,现在想起来还能攥紧拳头。 到巴黎站的时候,本来该是和平又热闹的场面,突然就冲出来一群人往火炬上扑,当时护跑的姑娘金晶,胳膊都被蹭破了才没让他们得逞。 可西方媒体呢?BBC 的报道里,居然把抢火炬的人写成 “和平抗议者”,对金晶的保护行为提都不提,反倒暗戳戳说中国 “借奥运搞形象宣传”。 转场到伦敦站更过分,火炬传递路线直接被打乱,还有人举着乱七八糟的牌子围堵,当地警方就站在旁边看着,根本没上前拦。 那时候刷到这些新闻,心里又气又疼 —— 咱们想办个好好的奥运,怎么就成了别人挑事的靶子? 除了火炬传递,外媒最爱抓着不放的就是北京的空气质量。 开赛之前好几个月,CNN、《纽约时报》天天发文章,配着几张灰蒙蒙的照片,说 “北京雾霾严重,运动员可能会呼吸困难”,甚至还有外国运动员说要自带口罩来参赛。 可他们压根没提,咱们为了保障奥运空气下了多大功夫 —— 提前半年就关掉了周边 300 多家高污染企业,比如首钢的炼钢车间全停了。 全市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路上的车少了一半还多;就连郊区的工地都暂停施工,就怕扬尘影响空气。 等到奥运开赛的时候,北京的蓝天率超过 90%,PM2.5 浓度比往年同期降了 40% 多,运动员们在赛场上跑的时候,天上都是透亮的蓝。 可就算这样,还是有外媒说 “这是临时措施,不算真的环保”—— 合着他们只愿意看自己想看到的 “黑点”,咱们实打实的努力,在他们眼里就跟没看见一样。 而且外人不知道,办这么一场奥运,背后的压力远不止舆论。 2008 年北京奥运的总投入超过 4000 亿人民币,这钱不光是建场馆,还有地铁线路的扩建、机场的改造、城市道路的翻新,光是为了连接市区和奥运村的地铁 8 号线,就赶了两年工期。 工地上的师傅们,连续好几个月都是凌晨才下班,有的人为了赶进度,春节都没回家。 国际奥委会那边的要求还特别细,比如场馆里的温度必须精确到 25℃,高一度低一度都不行。 运动员村的饭菜得符合 200 多个国家的口味,光是调料就备了上百种。 咱们把 “万无一失” 做到了极致,可没人知道,多少工作人员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怕哪个环节出纰漏,被外媒抓住又大肆炒作。 现在不是说办不起奥运会,是真觉得没必要再受那份气了。 咱们 2008 年已经证明过,能把奥运办得漂漂亮亮,能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诚意,可换回来的是一堆偏见和抹黑,这份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 再说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用靠奥运会来证明自己了。 以前咱们想借奥运让世界了解中国,现在高铁跑遍全国,5G 信号覆盖到乡镇,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 60%,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一场奥运开幕式更能说明中国的实力。 与其花几百亿办奥运,还得看外媒的脸色,不如把钱花在老百姓身上。 说到底,不愿再办奥运会,不是怂了,是看透了,也是自信了。

0 阅读:39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