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4岁的韩国“体操公主”许昭英,顶着父母的反对,执意嫁给了中国体

如梦菲记 2025-10-25 10:51:37

2002年5月,24岁的韩国“体操公主”许昭英,顶着父母的反对,执意嫁给了中国体操冠军黄力平,尽管被韩国网友骂成“叛徒”,她依然坚定表示,不是中国人我不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2年5月的首尾,韩国媒体的头条几乎被同一条新闻占据:24岁的“体操公主”许昭英要嫁给中国人了,这个消息像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不是祝福的涟漪,而是愤怒的浪潮。   体育论坛上“国民女儿背叛祖国”的帖子被疯狂转发,有人甚至组织请愿要求剥夺她的所有荣誉,面对这些指责,许昭英只说了一句话:“不是中国人,我不嫁。”   这份坚定的背后,是一段跨越八年的感情长跑,1994年,17岁的许昭英刚入选国家队不久,就在国际赛场上遇见了22岁的黄力平。   那时的黄力平风头正劲,刚在世锦赛上拿下三枚金牌,而许昭英还是个需要仰视前辈的新人。   黄力平通过韩国队的朋友约她吃饭,结果被礼貌地拒绝了,许昭英后来回忆说,当时她还是高中生心态,压根没想过跟外国人谈恋爱这回事。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黄力平放弃,接下来的几年里,每次国际比赛相遇,他都会托人送去小礼物,一只毛绒熊、一张手写卡片、一盒她爱吃的零食。   许昭英虽然没有接受追求,但礼物却收下了,队友们都能看出来,这个韩国姑娘心里其实已经有了波澜,只是还没准备好承认。   真正的转机发生在1998年曼谷亚运会,此时黄力平因伤退役转型做了裁判,而许昭英已经是韩国体操队的绝对主力,一次训练后,黄力平把自己观察到的技术问题写在纸上递给她。   这个细节打动了许昭英,她发现这个中国男人的温柔不在于甜言蜜语,而在于真正把她的事放在心上,更重要的是,黄力平开始学韩语了,虽然说得磕磕绊绊,但那份努力看得见。   两人正式交往后,困难接踵而至,语言不通的时候,他们就用翻译软件配合手势比划,异地恋的日子里,许昭英每周都要给黄力平寄信,而黄力平会在电话里念自己新学会的韩语单词。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是他们感情的黏合剂,最难熬的是舆论压力,韩国网友在论坛上骂她“崇洋媚外”,说她为了中国男人连国家都不要了,许昭英看到这些评论会难过,但她更清楚自己爱的是什么。   父母的反对才是最沉重的一关,许昭英的母亲哭着说:“你嫁到中国去,以后想见一面都难。”父亲更是直接摔门而出,好几天不跟女儿说话。   2001年,许昭英退役后直接搬到了中国,她开始学汉语,适应这里的生活,黄力平带她去菜市场买菜,教她分辨韭菜和大葱,陪她练习用筷子夹滑溜溜的豆腐。   许昭英把这些日常写进给父母的信里,她不谈爱情有多伟大,只说黄力平会在她想家的时候做韩式拌饭,会陪她看韩国的电视节目。   这份坚持最终打动了父母,那年冬天,黄力平背着年货去韩国登门拜访,他笨手笨脚地操作韩式地暖,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让岳母笑出了声。   晚饭后,一向严肃的岳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能吃苦,我就放心了。”这句话比任何华丽的承诺都管用,因为它意味着认可。   婚礼当天,许昭英穿着传统韩服,黄力平背着她绕场三圈,镜头里两个人笑得像孩子,周围是来自中韩两国的亲友。   李宁、李小双这些中国体操名将坐在台下,和韩国亲戚们一起举杯祝福,那一刻,国界和偏见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婚后的生活没有童话般完美,但足够真实温暖,黄力平继续做裁判和教练工作,许昭英则在青少年体操培训班当教练。   他们的女儿遗传了父母的运动天赋,也在练体操,小姑娘写作文《我的祖国》时画满了中韩两国国旗,老师让重写,她倔强地说:“我本来就有两个祖国啊。”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骂许昭英“叛徒”的那些人早已不知所踪,倒是每次韩国老教练来中国比赛,都会偷偷给她塞几罐泡菜。   许昭英回首尔带队比赛时,总有年轻选手跑来问她:“当年顶着那么大压力嫁人,后悔过吗?”她笑着反问:“如果爱情要投票表决,你们会投赞成票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许昭英用半生时间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道前路艰难依然选择向前走。   爱情从来不需要完美无缺,需要的是两个人一起面对不完美的决心,那些年轻时流过的泪、受过的委屈,最终都沉淀成生命里最珍贵的养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世界冠军迎娶韩国体操女神——凤凰网

0 阅读:96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