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功劳有多大?燕云十六州丢了四百多年,北宋使臣苏辙出差时发现,当地汉人全剃了

扬扬妈妈 2025-10-25 10:21:56

朱元璋功劳有多大?燕云十六州丢了四百多年,北宋使臣苏辙出差时发现,当地汉人全剃了契丹发型,穿胡服说胡语,跟中原人完全两样。 你知道吗?这燕云十六州可不是块普通地皮!打公元936年,石敬瑭为了当皇帝,把它当“投名状”割给契丹开始,四百多年里,中原王朝就没真正攥紧过它。北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几十万大军打幽州,结果自己中了箭,坐着驴车往回逃;王安石变法攒了点钱想再试试,没等出兵就被保守派拆了台;就连后来的金朝、元朝,要么是游牧民族掌权,要么偏安一隅,谁都没把“汉家故土”这事儿真正放在心上。朱元璋不一样,他刚在南京站稳脚跟,就拍板:“必须收回来!”这份魄力,之前几百年的皇帝里,没几个能比。 1367年冬天,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带二十五万大军北伐,没喊虚头巴脑的口号,就一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直接戳中了燕云百姓的心窝子。你猜怎么着?大军刚到山东,当地汉人就扛着粮食来投奔,有的还自告奋勇当向导,说“可算等来了自己人”!徐达也懂策略,不硬攻大都(北平),先打山东、河南,把元军的“左膀右臂”砍了,再回头包抄北平。这招多狠?元顺帝本来还想调兵反扑,结果发现退路都快被堵死了,吓得连夜带着后宫往草原跑,连传国玉玺都忘了拿! 1368年8月,徐达率军进北平城那天,老百姓全涌到街上,有的穿起压箱底的旧汉服,有的哭着喊“总算见着汉家军队了”!要知道,苏辙当年看到的“胡化”汉人,到这会儿已经传了十几代,可骨子里的认同没断。朱元璋下了道命令:“恢复汉俗,禁胡服胡语”,北平城里很快就响起了久违的中原话,剃头匠再也不用按契丹规矩给人剃“髡发”了。这哪是收一块地?是把断了四百多年的“文化根”给接上了!你要是生在那会儿,看到这场景,能不跟着激动吗? 有人说“朱元璋靠的是运气”,这话纯瞎扯!之前北宋北伐,兵比他多,钱比他足,为啥败了?因为北宋皇帝要么急功近利,要么怕打仗丢了皇位,没朱元璋那股“不收回不罢休”的狠劲。朱元璋不一样,他从小见过元军欺压汉人,知道燕云不收,北方永远不安稳。北伐时,他亲自盯着粮草调度,连士兵的棉衣都要过问,还严令“不许扰民”,就凭这份细致和决心,想不赢都难! 更关键的是,燕云一收回,明朝就有了“北方屏障”。以前游牧民族骑马两三天就能到黄河,现在有了燕山、太行山当防线,明朝能安心搞生产,后来的“永乐盛世”,跟这打下的底子分不开。要是朱元璋没收回燕云,说不定明朝又得跟北宋一样,年年被北方部落骚扰,哪有精力发展? 别光看朱元璋后来的铁腕,就忘了他这桩大功劳。四百多年的故土,多少帝王想收没收回来,他用了一年多就搞定了,还顺带恢复了汉家文化,这份功绩,在中国历史上得记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说他“没文化”的人,根本不懂:真正的厉害,不是会写文章,是能把老百姓盼了几百年的事儿,实实在在办成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寒江雪

寒江雪

3
2025-10-26 00:32

大汉英雄!

卢沟

卢沟

1
2025-10-26 03:41

风起的时候,猪也能飞上天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