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到最后,极有可能复刻芬兰模式,乌克兰被占领土是收不回来了,就像当年的芬兰一样,忍痛割让领土,摆脱大鹅的纠缠,才能正常发展经济,然后加入欧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很多人开始提起一个词——芬兰模式,说白了,就是乌克兰很可能要走当年芬兰的老路,用割地换和平,用短痛换长远。 前线的局面其实已经很明朗了,俄军这边还在一点点往前挪,隔一段时间就能占下一些地方,而且守得很牢,乌克兰虽然也在反击,但说实话力不从心。 现在俄罗斯实际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已经接近五分之一,卢甘斯克基本全丢了,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也大半落在对方手里。 这些地方不是随便占占就算了,人家把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区都盯得死死的,乌克兰想夺回来,难度大得吓人。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自己的状态,前线有八十万军队,听起来不少,可这些人全靠外援撑着,美国的援助一旦卡壳,前线马上就断粮断弹,不光是武器弹药的问题,整个国家的底子都快被掏空了。 工业产值只剩战前的三成多,电力设施被炸得到处冒烟,今年冬天好几个州每天要停电十几个小时。 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别提了,六百多万人已经跑到欧盟国家去了,其中将近一半是有手艺的技术工人,这些人要是不回来,就算将来停战了,重建都找不到人干活。 反观俄罗斯那边,虽然也有损失,但架不住人家家底厚,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无人机一年能造好几万架,秋天还征了十几万新兵。 靠着卖石油卖天然气,钱也不缺,这场消耗战人家耗得起,乌克兰呢,越打越虚,国库见底,基础设施千疮百孔,再这么耗下去真的撑不住。 西方的态度也在变,美国那边共和党已经明说了,援助要削减,而且附带条件,要求乌克兰拿出实际的谈判方案,波兰因为农产品竞争的问题,直接停了武器援助。 就连一直力挺乌克兰的德国,都派人去莫斯科谈和平了,据说带去的方案里就有承认俄罗斯实控区的内容,这些信号加在一起,意思已经很清楚了,西方不想也不能无限期地投入下去。 乌克兰现在面临的选择其实很现实,继续打下去,领土未必能收回来,国家反而会被拖垮,不打了,就得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那些被占的地方大概率是回不来了,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想起芬兰的故事。 一九四零年,芬兰跟苏联打冬季战争,虽然让对方伤亡惨重,但自己也扛不住了,最后没办法,割了将近一成的国土,还赔了相当于三年财政收入的战争赔款,这才保住了国家独立。 二十多万芬兰人背井离乡,从割让区搬回国内,很多人连家都没来得及收拾,这个选择当时肯定痛苦得要命,可芬兰人咬着牙认了。 结果呢,正是因为保住了独立地位,芬兰后来能安心搞建设,等到苏联解体,顺利加入欧盟,现在成了欧洲有名的高福利国家,人均收入比很多大国都高,这就是用短期牺牲换长期发展的典型例子。 乌克兰现在的处境跟当年的芬兰太像了,欧盟和北约的规则写得清清楚楚,有领土纠纷的国家进不去,边界不明确的国家也进不去,乌克兰要想加入这些组织,就必须先把领土问题定下来。 拖着一笔烂账不解决,别说入盟了,连正常发展都没法谈,国际社会最认的就是实际控制,谁占着谁说了算,嘴上不承认没用。 更关键的是,普京最近在公开场合表过态,说愿意跟乌克兰谈判,甚至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这话要是放在两年前,谁信?但现在局面僵在这儿,各方都有台阶下的意思了。 乌克兰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用承认实控区换取停火,然后专心对接欧盟标准搞经济重建,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说到底,这不是什么认怂投降的问题,而是怎么给老百姓一个活下去的机会,领土固然重要,但得先有国家能运转,有人民能过上安稳日子。 真正对国家负责,不是喊口号喊到底,而是在最难的时候做出最理性的选择,芬兰当年的决定被后世证明是对的,现在轮到乌克兰了,历史会给出同样的答案吗?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