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政府停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联邦政府停摆22天了,成了美国史上第二长的关门纪录。机场瘫痪,航班延误近万架次,核安全局七成员工无薪休假,低收入者的食品券也要断供。好消息?说出来可能觉得讽刺——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对着镜头互相甩锅。 更严峻的是,美国核安全管理局(NNSA)已有1120名员工被迫休假,占其总人数的80%。这个负责核武维护的机构,如今仅剩400人值守,导致内华核试验场的监控系统出现漏洞。 机场大概是最直观的 “重灾区”。联邦航空管理局的不少员工因为拿不到薪水被迫请假,人手短缺直接导致全美航班陷入混乱,延误架次眼看就要逼近一万大关。 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旅客发视频说,值机柜台前的队伍绕了三圈,广播里全是延误通知,有人本来要赶国际航班,结果硬生生被堵得错过登机时间。 更让人揪心的是核安全领域,美国核管理委员会七成员工都在无薪休假,这些负责监测核电站安全、管控核材料的关键岗位人手不足,不少常规检查都被迫暂停,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埋下安全隐患。 民生层面的冲击已经从隐性变成了显性。距离国会大厦几英里远的首都地区食品银行,最近天天排着长队,几百名被停薪的联邦雇员拎着空购物袋在寒风里等候,有些人坦言这是这辈子第一次领救济粮,组织者不得不临时调运一卡车物资才勉强够用。 更糟的是,到本周五,之前只拿到部分薪资的联邦文职员工就要遭遇首次完整薪酬停发,连 200 万现役和预备役美军的薪资都没了着落,白宫就算动用国防部研发资金垫了一次,月底那笔钱也根本不够。 低收入家庭依赖的食品券也亮起红灯,白宫早就警告,下个月的援助资金可能没法按时发放,那些靠这笔钱买菜的家庭已经开始囤起了罐头。 经济学家早算过账,政府每停摆一周,年度经济产出增长率就会掉 0.1 到 0.2 个百分点,现在 22 天过去,这些冰冷的数字正变成实实在在的困境。 德国财政部都看不下去了,主动提出给美国驻德军事基地的 1.1 万名当地雇员垫付薪资,毕竟这些人要靠工资养家,总不能跟着美国的政治僵局饿肚子。 可这边民生叫苦连天,那边两党还在死磕。参议院已经第 11 次尝试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失败了,民主党咬死了要把医疗保障福利诉求加进协议,说现在美国医疗成本飙升,保险费涨 20%、50% 甚至翻倍的家庭一大把,必须趁这次解决。 共和党却非要先让政府恢复运转再谈,特朗普直接放话,谈判的前提是 “国家先回到正常状态”,参议院共和党领袖还帮腔说要等政府开了门才接受合理提议。众议院更干脆,从 9 月 19 日就开始休会,议长约翰逊放话整个 10 月都不回国会,法案一个字也不改。 有网友怒怼说,这些政客自己拿着工资,却让百万人没饭吃,简直是 “充满仇恨的骗子”,还呼吁政府停摆期间政客们也该停薪。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本周末就要开始亚洲访问,这意味着僵局很可能拖完整个 10 月,到时候不知道又有多少人的生活要被搅乱。 现在全美都在等着看这场闹剧什么时候收场,只是没人敢打包票。毕竟当解决问题的优先级排在政治博弈之后,受牵连的永远是那些在食品银行排队的普通人,是在机场焦急等待的旅客,是拿着空薪资单的雇员。 现在外界都在猜,这场闹剧还要演多久。有人说顶多再耗一周就会妥协,也有人担心会打破历史最长停摆纪录。可不管结果怎样,受伤的永远是那些没权没势的普通人——他们没做错任何事,却要为政客们的博弈买单。 信源: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