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称若战斧袭击俄将强硬回应一款多少年前服役的巡航导弹,为何令普京大为光火
战斧巡航导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服役的美军主力远程巡航导弹,几次局部战争中都是美军的远程打击敲门砖,在美军发动大规模空袭前抢先发射,削弱对方防空火力、为后续空袭创造条件。持续作战中可作为航空兵替代攻击敌方大纵深目标,不需要使用远程攻击机就能摧毁一千公里外的重要军事设施。
2010年前战斧主要型号是BLOCK1到3,2004年后逐步升级为深度改进的BLOCK4型。4型改变了战斧导弹一些固有缺陷,是这一种可灵活使用的远程巡航导弹。导弹第一个改进是抗干扰GPS制导系统。GPS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中制导手段使用,也可以修正惯导系统,是战斧导弹远距飞行的重要保障。针对日益严重的GPS干扰,4型采用抗干扰GPS接收机,只要敌方GPS干扰系统存在漏洞,即使是微弱的接收信号,可以帮助导弹惯导系统修正航路。
第二个改进是增强惯导系统。惯导系统是完全自主的导航手段,不依赖或少依赖外部无线电信息。战斧要深入敌后,如果深度依赖外部信息规划弹道,遇上电子战能力很强的对手恐无法奏效。二十一世纪增强惯导制导精度一直是美制导武器的重点方向,战斧4惯导系统只需少量的外部信息修正,就能维持正确的远程飞行线路,把导弹送到目标区域。
三是再次瞄准能力。以往的战斧发射出去就是完全不管武器,如果目标判断失误、目标机动、目标性质改变等等导弹就实际失效了。4型导弹具备双向卫星通信系统,飞行中途可接收卫星信号开始盘旋待机,或者根据最新防空威胁改变飞行路线,或者重新装定目标信息瞄准别的目标,这就显著提升了导弹作战灵活性,也提高了导弹飞行生存性。
而上行数据链可以把改进型DSMAC图像匹配器的数字信号上传,供指挥员评估目标区域情况。后续导弹上传目标损毁图像则可以进行实时攻击效果评估。图像匹配器也可实时接收最新的侦察平台下发的目标图像并匹配,以便实施更精确的打击。总体上双向数传通信赋予了导弹很高的灵活性,攻击目标无定性,指东打西的特性使对方防御变得更为复杂。
然后导弹还增强了隐身性能。战斧导弹前向雷达散射截面积本身就不大,脉冲多普勒机载火控雷达发现它的距离大约在五十公里左右。改进隐身措施后缩短到二三十公里。由于它是低空跟踪地形飞行,地面远程三坐标警戒类型不容易发现低飞的导弹,而地面补盲雷达探测距离又不远。特别是俄罗斯缺乏连续的、高水平的空基预警雷达系统,低空目标防御对苏联、俄罗斯来说始终是个问题。
当然我们要看到战斧4的诸多能力都需要美军情报、指挥系统的支持。尤其是中途改变飞行路线、重装目标没有美国参与是无法实施的,乌克兰并非美国核心盟友,美国不可能赋予其使用美军情报、指挥系统的权力。这就耐人寻味了,如果美军提供4型导弹,普京更像是对美国参与战斧使用的警告,毕竟凭借美军的原创使用水平,俄罗斯真没办法有效防御战斧的远程攻击。
即便是美国提供战斧3型,对俄罗斯也是不小的威胁。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既是优势又是缺点,战略纵深大固然好,但是敌方的大航程飞行器可以利用宽纵深调整飞行路线,从防空系统最薄弱的方向发动攻击,或者绕过防空系统攻击一千多公里外防御薄弱的目标。这就使俄罗斯整个欧洲区域都缺乏安全感,大大增加俄罗斯公民的恐慌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