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抱怨"对华依赖"暴露双标嘴脸! 【综合新闻】10月24日,德媒刊文声称,对华依赖正在“吞噬”我们的繁荣!德媒表示,当前的芯片和稀土危机充分说明,如果不尽快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德国的工业基础与经济安全都将岌岌可危。 德国媒体最近这是又坐不住了!他们的这种论调听起来义正辞严,细品之下却充满荒唐的双重标准——当美国对华发动关税战、荷兰对中国芯片业强取豪夺时,德媒视而不见;而中国一旦采取正当反制,就被扣上"破坏多边贸易"的帽子。 德媒煞有介事地列举芯片、稀土、药品等领域对华依赖的"危险",却绝口不提德国汽车、机械、化工产品多年来从中国市场赚取的巨额利润。更讽刺的是,他们一边享受着中国稳定供应带来的红利,一边却把中国的自卫反制污名化为"地缘政治武器"。按照这种逻辑,难道中国只能任人宰割,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都没有? 尤为可笑的是,德媒竟将中国维护主权的行为与美国单边霸凌相提并论,甚至声称中国的反制"更为隐蔽、危害更大"。这种论调完全颠倒了是非曲直——明明是美国在破坏全球贸易规则,中国始终是多边体系的坚定维护者。德媒之所以感到"危险",不过是因为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西方制裁逆来顺受。 必须正告某些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中国的反制从来有理有据、有节有度。我们既没有像美国那样滥施关税,也没有如荷兰那般强行断供。如果连正当防卫都要被污名化,那才是对国际规则最大的破坏! 世界贸易本该是互利共赢的舞台,而不是某些国家的单向索取。德媒与其无端指责中国,不如好好反思:为何德国工业会陷入对华依赖?正是因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这种靠实力赢来的优势,不是几句抱怨就能改变的。与其沉溺于"对华脱钩"的幻想,不如务实推动合作共赢。毕竟,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傲慢与偏见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