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小诸葛”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反正打不过解放军,不如集中全部兵力,南下干掉越南! 白崇禧1893年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回族家庭,从小就进了广西陆军小学,1916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话说回来,他一毕业就回广西,在陆荣廷部队里从见习干起,1918年当上连副,1919年升连长,1920年在百色清乡,1921年成了营长和团附。其实呢,这些年他跟着部队打了不少仗,积累经验。 1923年他当上广西讨逆军参谋长,和李宗仁、黄绍竑一起收拾旧桂系,统一广西。1924年黄绍竑派他去见孙中山,表达广西加入革命的意愿,顺便请求讨伐沈鸿英。1925年他任定桂讨贼军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打败陆荣廷、沈鸿英和唐继尧的部队。1926年北伐时,他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指挥东路军拿下杭州、上海,还参加了龙潭战役。 1927年他当淞沪警备司令,1928年率军北上,进入北京。1929年蒋桂战争输了,他跟李宗仁退回广西。1930年中原大战,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1936年两广事变后,和中央和解。抗日时期,任军委会副参谋总长,参与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桂南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昆仑关战役。1945年升陆军一级上将。1946年当首任国防部长,指挥东北四平战役。1947年处理台湾二二八事件。1948年任华中剿匪总司令。 蒋介石1887年出生在浙江奉化,早年读奉化凤麓学堂和宁波箭金公学,1906年去日本,进东京清华学校。1907年考上保定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振武学校,加入同盟会。1910年毕业,在日本高田炮兵第十三师团实习。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参加光复浙江,任沪军第五团团长。 1913年二次革命,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1915年帮陈其美反袁。1918年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后任粤军第二军参谋长。1924年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25年参加东征讨陈炯明,平定杨希闵和刘震寰叛乱。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领导北伐,指挥攻克长沙、汉口和南昌。 1927年清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928年统一全国,任国民政府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6年西安事变后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抗日战争中任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指挥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1943年出席开罗会议。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内战。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渡江,国民党长江防线崩盘,白崇禧作为华中剿匪总司令,指挥部队在武汉周边撤退。5月他下令放弃武汉,向南转移,当时华中国民党兵力约30万,他控制桂系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军。其实呢,他看形势不对,就发电报给蒋介石,建议把华中部队全集中起来,南下进入越南,配合法国军队打击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建立东南亚基地。 白崇禧在电报里说,越南和中国接壤,地形多山,便于游击战,当地华侨多,能提供支持,资源比台湾丰富。蒋介石收到后,考虑几天,评估带部队进外国领土的后果,包括国际舆论和补给问题。他还担心白崇禧的广西部队忠诚度,不想把兵力全交给桂系。话说回来,蒋介石最后拒绝了,选择把政府和军队主力移到台湾,作为抵抗基地。 这个建议其实有背景,白崇禧觉得国民党在大陆打不过,退守西南不靠谱,南下越南能借地形和华侨翻盘。但蒋介石顾虑多,觉得去越南名声不好,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难解决,加上对桂系不放心,就没采纳。其实呢,这反映了国民党高层在败局下的分歧,白崇禧想另辟蹊径,蒋介石还是选了台湾。 1949年8月4日程潜和陈明仁在长沙通电起义,白崇禧部队从武汉退到湘南。8月15日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青树坪进攻,白崇禧指挥桂系部队在山地布防,反击几天,阵地被突破。其实呢,这仗打得桂系损失大,部队士气低。 9月14日白崇禧从广州回衡阳,开高级将领会议调整部署。10月7日部队全线撤向广西,途中在广西北部山区设阻击阵地。12月广西战役,桂系部队在湖南和广西被包围,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军主力被歼,仅2万余人由张湘泽带队从镇南关退入越南。话说回来,这时候桂系基本完蛋了。 白崇禧12月3日从衡阳飞海南岛,12月30日到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还当了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蒋介石11月29日在重庆开军事会议,12月7日指示行政院开紧急会议,通过政府迁台北。12月10日他从成都凤凰山机场飞台湾,继续领导国民党。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行视事。白崇禧在台湾住到1966年12月2日,因心肌梗塞在台北松江路寓所去世,享年73岁,葬在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回教公墓。蒋介石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7岁,灵柩暂厝桃园大溪慈湖宾馆。其实呢,他们的结局反映了国民党撤台后的现实,白崇禧虽有军功,但晚年只是顾问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