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建国以来,一直在做三件事:抢别人土地、抢别人出海口、堵别人出海通道。任何时

虎虎聊娱乐 2025-10-24 14:50:41

俄罗斯建国以来,一直在做三件事:抢别人土地、抢别人出海口、堵别人出海通道。任何时候,跟俄罗斯谈判的结果都是:你让步,我不动。 东欧那片广袤的平原上,一个小公国起初窝在森林里喘不过气来,没海没路,日子紧巴巴的。可谁能想到,它后来竟成了横跨欧亚的庞然大物,总想着多咬一口土地,多卡一条出海道,还爱在别人家门口设关卡。这套路玩了几百年,谈判桌上更是老把戏:你先眨眼,我纹丝不动。历史这本书翻开,总有那么点让人脊背发凉的熟悉感——下一个会是谁的出海口? 中世纪,公国夹在鞑靼人和立陶宛人中间,领土窄小,居民靠种地打猎过活,贸易全得求人,货物绕道走,成本高得离谱。十五世纪末,伊万三世开始整合斯拉夫土地,向东推进,吞并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到十六世纪,伊万四世派哥萨克东征西伯利亚,每年平均拿下相当于荷兰那么大的地儿,持续了上百年。这扩张不是闹着玩的,目标直指出海口,因为俄罗斯地处内陆,冬天冻得慌,夏天又沼泽遍布,急需暖水港和贸易通道。 彼得一世上台后,这股劲头更猛了。十八世纪初,他盯上波罗的海,1700年发动北方战争,和瑞典干了二十一年,1721年尼斯塔德和约签了,俄罗斯终于摸到波罗的海东岸,建起圣彼得堡当窗口。南边,黑海那边更费劲,1768年到1774年的俄土战争,叶卡捷琳娜二世指挥舰队和陆军推进,1774年库楚克-凯纳吉和约后,黑海北部归了俄罗斯,1783年克里米亚半岛直接并入,塞瓦斯托波尔港成了海军基地。太平洋方向,十七世纪起探险队沿叶尼塞河东进,到十九世纪中,1860年北京条约划界,黑龙江以北归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就此落袋。这些一步步的蚕食,让俄罗斯从陆锁国变成有三面海岸的帝国,但代价是邻国土地缩水,通道被卡。 这三件事——抢土地、抢出海口、堵别人通道——从建国起就没停过。抢土地是基础,十六世纪起西伯利亚扩张,十七世纪吞并乌克兰东部,十八世纪拿下波罗的海沿岸,十九世纪高加索和中亚全线推进。每次都借战争或条约,土地像滚雪球一样大起来。出海口是核心,彼得大帝的波罗的海,黑海的克里米亚,太平洋的远东港,都是通过打仗签的协议攥紧的。堵通道则是锦上添花,十九世纪初,1830年波兰起义后,俄罗斯吞并立陶宛和白俄罗斯部分地,切断波兰通波罗的海的路,让它成内陆国。黑海周边,摩尔多瓦港口被控,只能租敖德萨用,经济命脉捏在别人手里。 二十世纪,这套路升级了。1904年日俄战争,俄罗斯败了但守住符拉迪沃斯托克,加强库页岛控制,卡日本渔船。2008年俄格冲突,俄罗斯进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封黑海东岸通道,格鲁吉亚渔业和旅游直接瘪了。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控制亚速海入口,乌克兰马里乌波尔港成摆设,货轮排队等检查。谈判桌上,更是“你让步,我不动”的铁律。十九世纪俄土和约,奥斯曼让步,黑海北岸全丢。二十世纪日内瓦会谈,美方提乌克兰中立,俄方摇头,坚持己见。每次都是对手先退,俄罗斯坐收渔利,这信条嵌进骨子里,换来实打实的筹码。 全球看,这影响不小。乌克兰港口堵了,2022年黑海粮食运不出,国际粮价飙升,发展中国家买不起。摩尔多瓦每年花大钱租港,出口慢一步,竞争力掉队。格鲁吉亚海岸短了,经济转内陆,日子紧巴巴。俄罗斯还想在外头找机会,2015年起在叙利亚塔尔图斯驻军,卡地中海能源线,在委内瑞拉搅和南美航道。可北约东扩,芬兰瑞典加入,俄罗斯边境拉长,黑海守得更吃力。 从中国角度看,这事儿提醒我们,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俄罗斯的扩张虽有地缘逻辑,但靠抢堵,终究树敌多。周边国家不服气,全世界找替代路。中国推的中欧班列,绕开传统通道,列车从重庆直奔杜伊斯堡,欧亚连成一片。北极航道开发,破冰船开路,上海到鹿特丹快了四成。这些是多边合作的实效,跳出单边枷锁,维护公平贸易。 长远说,俄罗斯的强硬换来短期优势,但邻国抱团,国际规则在变。美俄对话胶着,乌克兰问题悬而未决。中国一贯主张对话协商,支持联合国框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霸凌没好果子,合作才长久。

0 阅读:1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