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和乌克兰人视为耻辱,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泽连斯基作为一国总统,却不得不在

经略简料 2025-10-24 12:29:07

乌克兰总统和乌克兰人视为耻辱,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泽连斯基作为一国总统,却不得不在白宫对面的马路边搭个桌子召开记者会 今年10月21日的一场会晤,真正让人记住的,可能不是椭圆形办公室里的谈话,而是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道具”。 这些物件,从白宫的一次性餐盘到路边的一张矮木桌,无声地讲述了一个关于强权、羞辱与尊严的故事。 故事的开场,是从系统性的“剥夺”开始的。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首先被剥夺了时间。 他们在等候室里枯坐了近两个小时,只因特朗普正沉浸在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歌声中,忘了正事。 在身份失去弹性之后,空间层面的自由也会接踵而至被剥夺,个体在空间中的选择权不断减少。会谈结束后,泽连斯基被告知,白宫草坪、新闻发布厅等所有官方场地都因“被占用”而无法使用。这等于剥夺了一国元首公开表达的平台,一种无形的权力道具。 此模式并非个例。 9月22日,于纽约街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车队被临时截停,原来是要为特朗普的车队让道,这般场景着实引人深思。 当马克龙致电沟通时,得到的回应却是轻描淡写的“建议步行”。最终,这位法国元首只能在安保簇拥下,徒步穿过几个街区。 在身份、空间相继被规训之后,个体最后失去的,便是本应享有的、基于尊重与平等的礼遇。乌克兰代表团没有获得任何内阁级别官员的送行,仅由一名低级别职员引导,从侧门悄然离开。 这一系列剥夺,像抽真空一样,把外交尊严的空间一步步压缩殆尽,为接下来的羞辱做足了铺垫。 在抽空了传统道具后,一系列“降格替代品”便登场了,将抽象的羞辱变得具体可见。作为对漫长等待的补偿,一顿工作午餐被端了上来。 食物是烤鸡配土豆泥,但真正的刺痛点,在于那些印有白宫徽章的“一次性餐具”。这像是在宣告,这场访问的性质,就像这套餐具一样,是临时的、廉价的,用完即弃的。 而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幕,发生在白宫之外。受限于现场情况,泽连斯基无法在原定场所举行记者会,只能选择在对面的人行道上临时开展。 一张从附近便利店借来的矮木桌,几支临时拼凑的简易麦克风,构成了这场发布会的全部家当。背后是白宫森严的铁栅栏,眼前是全世界的媒体。本该庄重的乌克兰国家尊严,在这样的场景下失去了体面,就这样被随意地 “摆上了地摊”,毫无尊严可言。 会谈桌上,一张本应作为合作蓝图的乌克兰地形图,也成了被毁坏的道具。在泽连斯基坚决拒绝“以土地换和平”的提议后,愤怒的特朗普将这份地图直接扔在了地上。合作的象征,瞬间变为愤怒与决裂的武器。 这一切令人眼花缭乱的道具操弄,都服务于特朗普那套赤裸裸的“交易式剧本”。在这套早已写好的剧本中,传统外交该有的辞令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围绕利益展开的直白开价。“以土地换和平”就是他的直接报价,不容置喙。 剧本中的恫吓也同样直接。当泽连斯基坚持为每一寸土地战斗到底时,特朗普冷酷地警告他,普京可能会让他和他的国家“从地图上消失”。 这种极限施压,完全撕掉了外交的温情面纱。无论是为了听歌而怠慢盟友,还是漠视马克龙的车队,都指向同一个核心:美国利益(或说特朗普的个人喜好)是唯一准则,其他一切皆可牺牲。 最终,白宫外那张临时的矮桌,固化成了一个历史符号。它和那套餐具一样,成为了人类外交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耻辱物证,长久地提醒着人们一个残酷的现实。 国家的尊严,不只写在条约里,也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物件上。一个国家到底有多大的分量,最终决定了它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是能昂首走上主讲台,还是只能在路边狼狈地支起一张折叠桌。 信源:三访白宫再遭冷遇,泽连斯基在白宫外围栅栏空地召开记者会_ZAKER新闻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