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尚达曼总统,在一场活动发言时,说了一句完全让全世界的中国人笑掉大牙的话。他说:中美关系要找到平衡点,关键在于中国是不是愿意与欧洲和美国主要的科技互相依靠,同时中国还不能走完全自给自主的路线。 先不说 “互相依靠” 得是双向的,咱先回头看看这些年欧美是怎么对中国的。 当年华为 5G 技术领跑全球,美国二话不说抡起制裁大棒,逼着盟友禁用华为设备,还把华为拉进实体清单,连芯片代工、操作系统都给卡了脖子。 再说说高端芯片的命门光刻机,荷兰 ASML 的 EUV 光刻机明明技术上能卖,却因为美国施压,至今没敢卖给中国一家企业。 更别提这些年美国不断扩容的 “实体清单”,从半导体企业到人工智能公司,但凡中国在科技上有点起色的领域,恨不得全给圈进去堵死发展路。 这哪是 “愿意互依” 就能成的事?分明是欧美先把 “互相依靠” 的路给挖断了,转过头倒怪中国 “非要自给自足”。 中国要是真听了这话,放弃自主研发,现在怕是连高端芯片都得看人脸色,人家说断供就断供,整个科技产业链都得被掐住喉咙。 就像当年咱们想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被美国拒之门外,最后不还是自己搞出了天宫空间站? 现在倒是有不少欧美国家求着跟中国合作入驻,这说明啥?自给自主从来不是闭门造车,是被逼出来的底气。 再说尚达曼提的 “不能走完全自给自主的路线”,这话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些年中国在自给路上的成果摆得明明白白: 中芯国际突破 14 纳米制程,虽然比最先进的还差口气,但至少不用完全依赖进口; 华为鸿蒙系统从无到有,现在装机量都好几亿了,再也不用怕安卓、iOS 卡脖子; 北斗导航早就实现全球组网,精度不比 GPS 差,军工、民生全用得上。 这些不是 “非要自给”,是没了自给能力就得任人宰割。 更讽刺的是,“互相依靠” 从来不是单靠中国让步就能成的。欧美嘴上喊着 “互依”,身体却很诚实:美国搞 “芯片与科学法案”,砸钱让芯片企业搬去美国,明着要跟中国脱钩; 欧洲搞 “工业主权计划”,想方设法把关键产业链迁回欧洲。 他们一边在科技领域筑高墙,一边要求中国放弃自主,这哪是 “找平衡点”,这是想让中国乖乖走进他们设的圈套,永远当产业链的下游。 而且真要论 “互相依靠”,欧美对中国的依赖可一点不少。 中国稀土加工产能占全球 90% 以上,欧美高端芯片、军工产品离了中国的稀土加工品根本造不出来; 新能源领域,中国的光伏组件、动力电池产能占全球大半,欧洲想搞碳中和,还得从中国买设备。要是真讲 “互依”,咋不见欧美放开对中国的技术限制,反而变本加厉搞封锁? 说到底,尚达曼总统可能是站在新加坡的立场想缓和中美关系,但这话实在太脱离实际了。 中国从来没说过要 “完全自给自足”、拒绝合作,从天宫空间站开放合作到 5G 技术对外授权,中国一直敞着合作的门,但前提是平等互利,不是被人卡着脖子的 “依附”。 欧美先把封锁的大门打开,把实体清单撤了,把光刻机卖了,再来谈 “互相依靠” 才有点谱。 现在倒好,人家拿着刀架在你脖子上,还怪你为啥非要练防身术,这不就是笑话吗? 中国搞自给自主,是为了在被封锁时能活下去、活得好,不是为了跟谁对着干。 尚达曼这话要是放在十年前可能还有人信,现在看着中国在科技上一步步站稳脚跟,再听这种无视现实的论调,可不就是让人笑掉大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