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印度街头竟然还存在“狗人”一族,实在是太残忍了! “狗人”是不是长得像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23 19:38:33

80年代的印度街头竟然还存在“狗人”一族,实在是太残忍了! “狗人”是不是长得像狗?当然不是。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标准的人类。之所以有这么个侮辱性的称呼,是因为在当时印度的某些地区,他们被强制要求在面对“高贵”的上等种姓时,不能站着走路,必须四肢着地,像狗一样爬行。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印度种姓制度下最底层的群体——达利特,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贱民”。在印度,种姓制度像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从人一出生就给你打上烙印,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命运。这张网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的是婆罗门,往下是刹帝利、吠舍,然后是首陀罗。 而达利特呢?他们连这张网都进不去,被排斥在四个等级之外,被称为“不可接触者”。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被认为是“污秽”的。别说碰一下,就连影子投射到高种姓人身上,都是一种罪过。所以,他们走路要随身带把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生怕“污染”了干净的土地。在如此极端的不公之下,“狗人”的出现,似乎就成了这种 非人化的极致体现。让他们像动物一样爬行,就是时时刻刻在提醒他们:你们,不算人。 光是爬行就已经够屈辱了,但更残酷的是他们被“分配”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所有高种姓人认为最肮脏、最下贱、没人愿意干的活儿。 其中最典型的一项,就是“人工清道夫”。朋友们,这可不是咱们印象里扫大街的环卫工。印度的卫生状况,尤其是老城区的,大家多少有点耳闻。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排污系统,下水道和厕所堵塞是家常便饭。谁来通?就是达利特人。 怎么通?没有任何防护,没有工具,直接整个人跳进粪坑、下水道,用手去掏、去疏通那些混杂着排泄物和垃圾的堵塞物。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吗?一个人,赤裸着上身,半个身子甚至整个头都浸泡在污秽之中。粪便里的各种细菌、病毒、有毒气体,无时无刻不在侵蚀他们的健康。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肠胃病是家常便饭,很多人因此英年早逝。根据国际达利特团结网络近年发布的数据,尽管印度早在1993年就立法禁止人工掏粪,但至今仍有超过一百万人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几乎百分之百是达利特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他们每天工作换来的,可能仅仅是几十块人民币的微薄收入,连养家糊口都难。 除了掏粪,处理尸体也是他们的“专利”。尤其是在圣城瓦拉纳西的恒河边,许多印度教徒会将亲人的尸体进行火化后撒入河中,甚至直接水葬。河面上时常漂浮着未完全火化的尸体,而打捞和处理这些尸体的,也正是达利特人。这份工作,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让他们时刻暴露在感染疾病的风险中。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都80年代了,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为什么这种野蛮的制度还能存在? 这就是印度社会最复杂、最矛盾的地方。从法律上讲,印度独立后就废除了种姓制度,宪法明确规定种姓歧视是违法的。但问题是,法律的废除,不等于观念的根除。 几千年来根植于宗教和社会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像幽灵一样盘踞在无数人的心里。在很多偏远地区,或者思想保守的社群里,“种姓”依然是支配一切的潜规则。 高种姓的人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是神明的安排。而许多达利特人,在世世代代的压迫和洗脑下,自己也变得麻木,甚至认命了。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世世代代被困在“贱民”的身份和“肮脏”的职业里,形成了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当然,也有反抗。历史上,一直有达利特人为了争取平等的权利而斗争。现代社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权组织和有识之士在为此奔走呼号。情况确实在慢慢变好,比如在城市里,种姓观念的影响相对淡薄了一些,也出现了一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达利特精英。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条路还很长。只要歧视的土壤还在,像“狗人”这样极端的人间悲剧,就可能换个形式再次上演。它不只是印度一个国家的问题,更是对全人类良知和文明的拷问。生而为人,凭什么要分高低贵贱? 任何制度,只要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剥夺一部分人的尊严和权利,那它就是反人类的,就是野蛮的。 80年代的“狗人”一族,是印度历史上一个血淋淋的伤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耻辱的印记。聊起它,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警醒。希望有一天,在这个星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再有人因为出身而被踩在脚下,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都能堂堂正正地站立在阳光下。

0 阅读:78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