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明,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中国将如何解决

红雯看国际 2025-10-23 19:06:0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明,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中国将如何解决!林剑表示英方毫无契约精神、失信失德,不断以各种理由拖延审批并乱加挂钩,导致项目审批问题不断复杂化、政治化,这与英方承诺和改善中英关系的表态完全不相符合。   这话背后,是伦敦塔桥东侧那片荒了七年的地皮,2018年中国花2.55亿英镑买下的皇家铸币厂旧址,本想建个新使馆,如今围挡锈得掉渣,杂草快没过膝盖,成了中英关系里最刺眼的注脚。   英国拖审批的理由换了一茬又一茬。刚开始说要补历史遗迹细节,中方团队连夜把百年前铸币厂的老水管走向都标清楚;又说居民担心隐私,中方拿着周边居民的支持函找上门,对方又扯到安保压力。   折腾到2023年,中国第五次提交申请,伦敦塔区议会干脆全票否决,连像样的理由都懒得编。   可懂行的都知道,英国自己的规划规矩里写得明明白白,审批得给明确的设计指引,不能这么来回折腾。   2024年初地方议会曾悄悄撤回反对意见,后来又突然翻供,明摆着这些都是幌子。   国际上早有规矩,接受国得给建使馆提供方便,这不是空话,是公认的准则。   中国提交的方案早就通过了当地专业机构的认可,连英国的法律专家都承认,所有材料都符合他们1990年的城乡规划法。   可英国偏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说白了就是没把这些规矩当回事。   2025年6月特朗普团队还插了一脚,给英国首相施压,说敢批准就断情报合作,这哪是审批建筑,分明是把中英双边事务当成了给美国交差的筹码。   英国自己在这事上也没个准主意。商界大佬急得联名写信,说这事早不是外交问题了,海外投资者都盯着伦敦还讲不讲规矩;可保守党强硬派却放话,宁肯赔十亿贸易也不能松口。   两拨人吵来吵去,受苦的是当地的普通人,建使馆本能带起木工、物流的生意,结果项目黄了,小店收入跟着打折。有遛狗的居民路过荒地时调侃:“政客喊着国家安全,我们的饭钱倒没了着落。”   这种摇摆不光伤面子,还伤真金白银。过去七年,中国光守着这块地的安保、设计费就花了上亿。   英国更不划算,他们每年和中国的贸易额有几百亿英镑,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领域还盼着合作,可连使馆这种基础保障都搞不定,谁还敢放心投钱?   2025年9月英镑对人民币跌了1.3%,不少人都说是市场用脚投票,毕竟没人愿意跟一个把契约当橡皮泥的伙伴打交道。   更讽刺的是,英国驻华使馆在北京的老馆早该翻新了,那栋楼服役66年,墙体剥落、管线老化,他们催着中方一路绿灯。   这边卡着别人的脖子,那边催着别人办事,双标玩得溜极了。中方倒也没为难,只是按规矩办事,原本三个月能出的初审意见,拖了一年没动静。   这不是报复,是让英国尝尝自己种下的果子,外交讲究对等,你不守规矩,就别指望别人给你开绿灯。   有人说英国是在中美之间走钢丝,可这钢丝走得太狼狈。脱欧后喊着“全球英国”的口号,转身却在盟友的压力下对中国的合法诉求支支吾吾。   今天能拿使馆审批做交易,明天别的国家就可能拿贸易合作卡它的脖子。规则这东西最公平,你破坏一次,就得用十次信誉来补,而信誉一旦掉了分,想捡回来可就难了。   2025年8月伦敦副市长偷偷跑到重庆递手写信,承诺只要北京放行英方新馆,伦敦十月前开听证会,工地围挡还换成了“联合考古现场”,结果还是没下文。   这种敷衍的套路玩多了,谁还会信?林剑在记者会上划下的底线很清楚:再拖下去,后果自负。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别拿别人的耐心当底气。   如今伦敦塔桥边的杂草还在长,英国手里的信用分却在掉。建使馆本是件合情合理的事,按规矩办事就能成,偏要扯进政治博弈、外部施压,把简单的事搅成一团乱麻。   说到底,国家之间打交道,靠的是规矩和诚意,不是算计和拖延。等哪天真把合作的机会耗没了,再想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信息:中国使馆新建项目被英方拖延7年,中方回应:英方毫无契约精神、失信失德 2025-10-17 20:14·观察者网

0 阅读:1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