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

虎虎聊娱乐 2025-10-23 18:49:50

[微风]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武力,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亚太这片海域,总像藏着看不见的漩涡,一不小心就卷进去。俄媒直戳痛点:中国要是真打起来,周遭国家会不会一拥而上? 中国周边可没少热闹。南海那头,菲律宾船只老往仁爱礁凑,背后美国人拱火,2025年上半年,他们还拉着加拿大、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搞联合军演,舰艇排开阵势,模拟封锁,摆明冲着中国来的。东海这边,日本自卫队战机绕着钓鱼岛转悠,雷达信号一闪一闪,钓鱼岛问题从来没消停过。台海更不用说,4月1日至2日,东部战区环台军演,陆海空火箭军齐上阵,英国军舰6月19日还硬闯台湾海峡,台湾那边跟踪到底。这些事儿串起来,就跟一张网似的,网眼越来越密。 印度边境也添乱。虽说8月王毅外长访印,推动边界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缓和了点,但高原上哨所灯火通明,部队警戒拉满。10月15日,外交部回应美方南海指责,强调主权不容侵犯。这些压力不是空穴来风,美国印太战略推得飞起,菲律宾南部港口美军基地扩建,C-17运输机卸货不断,悍马车一辆辆开进。经济上,西方卡脖子,半导体出口管制,工厂得自己想辙,产业链虽全,但关键环节还得盯紧。 俄媒这番话,2025年8月16日登场,直指中国打仗风险。文章说,中国卷入战事,多国会群起攻之,别指望航母导弹就万事大吉。想想看,南海风浪中,菲律宾船靠近,背后美日舰影晃动,高原上印度部队推进,东海日本飞机嗡嗡,这些加一块儿,兵力调度得有多吃力。俄媒点破,硬家伙虽多,但对手联手,饱和攻击一来,预警机得24小时转,潜艇水下猫着,干扰器撒满天。光有装备,不够,得让对手知道,碰红线就得付出代价。 这观点听着像在敲警钟。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来了,辽宁舰、山东舰6月双双现身太平洋,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牛,远洋防卫能力上台阶。导弹部队东风-21D、东风-26,射程盖住西太平洋,美海军自己承认,海岸线1500公里内舰艇得小心。库存数据,2022年东风-21D134枚,到2025年降到24枚,但精准度没丢,A/E型号稳。东风-26涨到250枚,26D型射到5000公里,关岛基地锁定在雷达上。这些王牌摆那儿,对手舰艇得掂量掂量。 可俄媒提醒,别光看表面。经济韧性是底气,中国产业链全球最全,内需市场大,外部冲击来了,商场里货架照样满,工厂流水线不停。“一带一路”拉起朋友圈,沿线港口集装箱堆山,列车拉货进出,发展中国家贸易多,孤立中国?门都没有。俄罗斯自己尝过制裁苦头,俄乌冲突经济还晃荡,中国学着点,超大规模市场缓冲足,关键技术自己攻关,工程师围着测试台转,芯片表面灯光一闪,兼容性过关。 外交上,中国玩得稳,对话优先。日本国内反战声浪大,民众对卷入冲突有顾虑,街头游行牌子举高高。印度虽有摩擦,但全面打起来,两边都亏本,不会轻易上头。美国想拉盟友围堵,各国利益不一样,铁板一块难。10月13日,美方说中方用水炮冲菲船,外交部回击,澄清事实,主权维护不手软。这些软实力,配上硬家伙,让对手算账时多加几笔。 俄媒那句“动武力打疼对手”,不是怂恿打架,而是说实力威慑得够狠。中国国防政策防御性,从不扩张,不惹事但不怕事。核心利益碰不得,一旦触线,行动得坚定。想想历史,和平靠让步换不来,得靠能战止战。航母编队巡航,导弹阵地就位,这些不是秀肌肉,是筑牢主权底线。潜在对手明白,挑衅成本高,收益低,自然收手。 这局面下,中国怎么走?继续夯实综合国力。军事上,海军双航母服役,第三艘下水,协同巡航如铁壁。火箭军库存优化,演习高原风沙中展开。经济上,产业链补短,内需拉动稳。外交上,协商共处,周边国家权衡利弊,不愿站错队。未来,增强自卫能力,对手会更清醒,地区稳定就稳了。 说到底,和平是实力堆出来的。中国发展为民生,也为捍卫家园。复杂国际形势,中国不主动挑事,但底线铁。俄媒话糙理不糙,警醒大家,实力得配决心。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