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称,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美国肯定受不了,他为何会这么说? 想象一下,全球供应链突然卡壳,美国超市货架空荡荡,工厂生产线停摆,这不是科幻,而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的真实隐忧。俄罗斯专家直言,如果中国主动切断贸易线,美国经济首当其冲扛不住。这话听起来大胆,却直戳痛点——贸易战打到现在,谁更依赖谁? 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拉开序幕,到2025年已成常态,今年特朗普重掌白宫后,动作更快。2月4日,美国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紧接着2月27日进一步上调。4月2日,总税率推到54%,甚至威胁到104%。 中国商务部迅速反制,对美农产品征收相应关税,维护自身权益。9月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出口总额达3286亿美元,对美出口降27%,但对欧盟、东盟等地猛增,整体增速创半年新高。 这说明,中国市场韧性足,早就在多元化布局。 贸易战看似热闹,实际直接贸易规模缩水严重。2025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同比降15%,企业叫苦不迭。底特律汽车厂、硅谷芯片线,都得面对成本飙升。特朗普10月10日在社交平台发文,宣称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100%关税,还提软件出口管制。 美方想逼中国让步,可中国不慌。10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回应,美方所谓“去风险”不过是借口,中方稀土出口管制是为维护国家安全。 事实是,美国国防部报告,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69%、精炼92%,本土仅4%。没了这些,F-35战机电子系统、医药原料都得趴窝。 俄罗斯专家的判断,就源于这层深水。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苏斯洛夫在10月14日采访中说,中美经济互相依赖,贸易战真打起来,美国上回关税到145%,中国回击125%,双方都得刹车。 另一位俄罗斯经济学者谢尔盖在近期分析中直言,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美国肯定受不了。 为啥?美国通胀高烧不退,7月CPI2.7%,再加关税,消费者先遭殃。超市电子产品、药品价格飞涨,企业库存告急。俄罗斯专家看透了,美国“脱钩”喊得响,实际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半导体、光伏、钢铁,这些关键品,美国本土重建遥遥无期。 拿稀土来说,美国军工命脉捏在中国手里。专家指出,辉瑞等药企700多种药物原料靠中国独供,替代品东南亚跟不上。特朗普政府一边加税,一边偷偷延长豁免期,生怕真断供。俄罗斯专家强调,中国调整出口管制后,外企得排队审批,华盛顿急眼却没辙。 这不是空谈,全球产业链盘根错节,美国想单干,成本高到离谱。欧盟、日韩嘴上附和美方,背地里加紧和中国谈合作,怕被拖累。 中国应对有道,坚持互利共赢。4月,中国调整出口管制名单,为16家美企松绑,保留对12家的限制,给台阶又留后手。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对俄贸易额超预期,中俄双边额已破2400亿,预计年底近3000亿。 汽车、电子产品在俄罗斯热卖,填补美方空缺。“一带一路”沿线,非洲港口中方设备运抵,东南亚订单爆满。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对美依赖降到新低,美方市场萎缩,自家损失补不回。 俄罗斯专家看好中国,是因为亲眼见中俄合作爆发。专家苏斯洛夫说,美国破坏世界经济体系,不会得逞,中国经济能有效应对关税挑战。 谢尔盖分析,美国“友岸外包”喊得欢,实际跨国公司还得看中国脸色。钢铁转口越南、墨西哥,一年300万吨照卖不误。美国商务部报告气得牙痒,却挡不住全球分工现实。专家直指,美国越打越被动,中国越打越从容,这本质是实力对比。 贸易战升级,美方密集出20项打压措施,想换中国推迟稀土管制。 10月22日,美贸代表格里尔和财长贝森特赴马来西亚会谈,焦点仍是关税暂停。 中国立场稳,强调对话解决分歧。专家警告,这场摩擦已“截然不同”,中国心态变了,更愿“脱钩”某些领域。 梁薇教授说,中方过去总求合作,现在看清美方单边主义,主动调整策略。 长远看,美国若执意加码,自损一千。通胀、供应链危机接踵,盟友离心。中国依托完整产业体系、金砖合作,稳扎稳打。俄罗斯专家的预测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数据:中美贸易实际已名存实亡,直接额降位数,但中国全球份额升。斗而不破,中国深谙之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