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羽毛球赛场上的“合家欢”故事】羽毛球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大众运动,更是

啊羽毛球啊 2025-10-23 18:00:26

【十五运会羽毛球赛场上的“合家欢”故事】

羽毛球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大众运动,更是跨越年龄、连接情感的‘社交货币’。职业赛场的“羽球侠侣”名声在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好者在羽毛球场相识,相知,到组建家庭。正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进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就有参赛成员既是队友也是家人。以下为部分家庭的故事:

浙江队李向、王芳、李王晶尔:女儿缺席,迎接“全运宝宝”

上届全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决赛阶段,浙江队一家三口齐参赛成为佳话,他们是爸爸李向、妈妈王芳和女儿李王晶尔,其中李王晶尔搭档赵文涛获得A组混双冠军。不过,爸爸妈妈参加的D组比赛未与女儿出战的A组同时同地举办,一家人其实没有同在一个赛场,留下了遗憾。​

十五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预赛阶段,李向和队友参加的D组混合团体赛没能出线,但作为陈经纶体校的资深教练,他以浙江队教练身份加入决赛阶段;王芳则参加D组女双单项赛。李王晶尔没和父母一起来到深圳,因为她有孕在身。“我们一家三口这次还是没能一起参赛,但对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新生命的到来是件大喜事。”女儿缺席全运会,但将为人母,将迎来一个‘全运宝宝’,马上升级当外婆的王芳一脸幸福。​

他们是在浙江颇有名气的羽毛球之家:李向上届全运会的男双搭档赵伟,正是女儿的混双搭档赵文涛的父亲。李向今年退休后,工作重心转移到杭州市羽协。作为协会秘书长,他主导了一系列业余和专业甚至世界羽毛球赛事,得到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羽协的高度认可,在广大球友间口碑上佳。王芳同样是羽坛民间好手,已经第二次登上全运赛场。李王晶尔是浙江一所高校的教师,工作打球两不误。别人一家团聚在餐桌,他们一家团聚在球场:“羽毛球带给我们全家很多话题和欢乐时光,”李向说。​

李王晶尔参加了本届全运会选拔赛阶段,在预赛前发现有了宝宝。尽管不能上场,她还是很想跟父母一起前往大湾区,“她想给我们加油,也见见全国来的球友,出于安全、旅途各方面考虑,全家把她劝住了,”李向透露,由于伤病或其他个人原因,有些浙江的业余高手没有进入这一次的代表队名单,“我们浙江专业队实力强劲,群众组同样不容小觑。”​

体育的魅力就在于,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过程中,总会对下一次充满期待,李向一家已经在展望四年后:“女儿肯定想参加(下届全运会),她还有B组、C组,甚至D组;我们夫妻二人,身体允许的话下届还会全力冲击。”

广西队杨文燕、潘剑:全运夫妻当好孩子榜样

2017年天津全运会,杨文燕获得群众羽毛球项目B组女单季军,还搭档丈夫潘剑参加了混双比赛。这是全运会羽毛球比赛首次向业余爱好者开放。​

杨文燕是桂林理工大学的老师,由于工作和家庭原因,她和潘剑遗憾错过上届全运会。“所以今年十五运会,我们两人参赛的意愿都很强烈。”闯过了选拔赛和预赛两关,杨文燕和潘剑终于来到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踏上与竞技羽毛球相同的场地。“走进来就感觉这座体育馆非常新,场地、灯光都很好。”杨文燕和潘剑本届全运会参加C组团体赛,前者作为女双主力,前两场小组赛都帮助队伍2比0获胜;潘剑则在小组赛第二轮出场,拿到混双比赛的一分。至于夫妻二人能否再次作为混双搭档,还要根据教练安排。​

为了这次再战全运的机会,杨文燕和潘剑今年充分协调好了工作的时间和安排,“我学校里真的很忙,都是挤出时间打球,保证每周都训练。”杨文燕说,潘剑时间相对充裕,一周能练三四次,“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这次大部队在南宁,我们俩在桂林自己训练,出发前才跟大家合练。” 潘剑甚至在沙发旁常备球拍,有时候想到什么技术动作,就拿起拍子练几下。 ​

杨文燕从小练球,和潘剑也因羽毛球结成良缘。虽然一度中断打球,但她对这项运动的热情始终不减。“天津全运会让我重新拿起球拍,今年为了保证训练,得到了工作单位和家庭的支持。”羽毛球早已成为杨文燕和潘剑全家的生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我们两人参加全运会,一家三口都打羽毛球,身体上、精神上都有积极收获。”

天津队张逸鸣、孙景彤:“定海神针”和“好管家”

“他是我们队的‘定海神针’!”这是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天津队上下对他们的队员兼教练张逸鸣的一致评价。61岁的张逸鸣打球已经三十多年,参加过上一届全运会,在他的影响下,爱人孙景彤也有十年球龄。这对伉俪年龄加起来超过百岁,能携手站上全运舞台,“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天津队本届全运会参加的是D组混合团体赛。小组赛前两轮,张逸鸣都坐在教练席,比起上场参赛,他更希望在场边给队员帮助和鼓励。平时打球,张逸鸣也经常指导球友,天津队在备战期间请到专业队教练负责训练,张逸鸣就做好协助工作。抵达赛区后他承担起比赛训练的统筹安排,“这是我的分内职责,”张逸鸣谦虚地说,“大家都是为了团队贡献力量。”​

正如张逸鸣所说,孙景彤在队中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始终牢记服务和奉献。从起初的组队到预赛,再到后期的训练都有她忙碌的身影:上传下达,安排训练,关心队友生活,做到事事有着落,是全队的“好管家”。孙景彤和张逸鸣相伴多年,又因为羽毛球让日子更加多彩。夫妻相携来到全运会,是种幸福;与全队在一起,更是一种荣誉。​

从球场到家庭,从竞技到传承,这些“羽球家庭”用挥拍的方式写下属于他们的“合家欢”篇章。四年之后,或许我们还能在粤港澳的赛场上,再次见到这些熟悉的名字——甚至,还多了一个小小的“全运宝宝”。

0 阅读:2
啊羽毛球啊

啊羽毛球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